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建设新街柏杨坝、永兴桥等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投资2000万元。
露地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建设10000亩露地蔬菜标准园,投资800万元。
现代辣椒农场项目建设20000亩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投资2000万元。
辣椒产后处理项目配置干椒烘房和200吨库容的泡椒保鲜库1座,投资2000万元。
生鲜蔬菜商品化处理厂购置清洗设备、包装机械、库房、叉车、周转箱、预冷设施、保鲜库、冷藏车,投资500万元。
茶叶基地项目新建高标准无性系示范茶园4万亩,标准化茶园12万亩,投资27000万元。
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区)项目建设2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区),投资2500万元。
标准化规模家禽养殖场(区)建设10个家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投资2000万元。
标准化网箱养鱼项目建设1个250亩的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投资200万元。
8.3循环农业工程
通过户用沼气、常温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气后续服务体系、有机肥厂建设,促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猪(禽)-沼-茶模式,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专栏8-3循环农业工程
农村户用沼气项目新建5000户用沼气池,同步实施改圈、改厕、改厨,投资2500万元。
常温沼气项目新建30处常温大中型沼气工程,投资500万元。
中温沼气项目新建2个大中型沼气工程,每座沼气池容量为500立方米,配套建设前后处理工程,投资800万元。
沼气服务体系完善县级服务站、118个村级服务点,投资620万元。
有机肥厂在工业园区建设,占地100亩,年产量10000吨,投资6000万元。
茶园养鸡项目发展5万亩茶园生态养鸡,投资1000万元。
稻鱼共生基地建设稻鱼共生基地5万亩,投资1500万元。
农村清洁工程在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实施农业清洁工程9个,投资225万。
8.4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通过农机具购置补贴,新增农机动力3万千瓦;通过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提高水稻生产作业机械率30个百分点。
专栏8-4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农机具购置补贴新增农机动力3万千瓦,实现总动力27万千瓦,新增动力机械3000台,其中拖拉机500台,投资6000万元。
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建设15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厂化育秧大棚,服务面积27万亩,建设稻谷烘干设施8台,投资2400万元。
农机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县农机推广站和县农机监理站,投资300万元。
8.5现代种业工程
以品种创新和推广为核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转化,着力提升良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和保障能力。
专栏8-5现代种业工程
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依托省茶研所的科技优势,建立1000亩良种繁育基地,投资800万元。
种子质量检测站与区试站新建种子质量检测站,包括田间种植鉴定和品种展示基地、优质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制定优质稻安全生产标准和优质稻等级评定标准,投资1000万元。
生猪良种繁育项目建设1个生猪良种原种场、10个生猪良种扩繁场,投资5000万元。
黔北黑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投资500万元。
种鸭基地项目年产5万羽鸭苗,投资130万元。
青田鱼繁育基地占地500亩,投资1000万元。
辣椒良种的繁育基地占地500亩投资300万元
8.6动植物保护工程
以提高动植物病虫害有效预防、快速扑灭能力为中心,建设和完善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检疫监督、技术支撑、物资保障网络。
专栏8-6动植物保护工程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设施改造县级动物防疫站、15个乡镇兽医站、118个村级冷链,配备疫苗贮存及畜牧良种技术推广设备等,投资420万元。
动物疫情监测建设县级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和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投资500万元。
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控设施完善县级预警与控制站,投资500万元。
国家稻瘟病育种抗性鉴定基地项目面积50亩,完善田间工程,投资100万元。
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118个专业化服务组织,投资3000万元。
8.7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大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检力度,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专栏8-7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改造完善,使其能够满足农田土壤、灌溉及养殖用水中主要易于变化的常规污染与肥力指标、农产品中高毒农药的定性速测的需要。投资300万元。
乡镇农产品质检站新建15个,投资1500万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在农资和农产品批发大市场建设15个监测点,在种植业基地建设30个监测点,在养殖基地建设30个监测点,投资1500万元。
茶叶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加强标准化生产、投入品规范使用、生产档案及追溯、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等制度建设,投资100万元。
“三品一标”认证项目新增“三品一标”认证面积20万亩,投资200万元。
8.8农业科技推广工程
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业务用房和实验设备条件,基本达到手段完备、功能完善、保护有力、监管规范的要求,保障农业部门有效履行公益性职责,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
专栏8-8农业科技推广工程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建设完善15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业务用房;配备办公培训设备、配备土壤(肥料)养分速测、农药残留速测、病虫害防治等仪器;配备科技入户直通车。投资750万元。
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点建设118个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点,配备电脑、电话、宣传信息栏、培训课桌椅、科技展示橱窗和图书橱柜等。投资240万元。
农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县级信息中心、15个乡(镇)信息服务站、118个村乡信息服务点,投资1000万元。
现代农业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农技人员500人,培训茶叶种植骨干2000名、粮食种植大户1000名、机防手300名、畜牧技术员180名、动物防疫员200名、沼气工200名、农机手3000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00名、农村经纪人500名、茶叶营销人员500名、茶叶加工人员100名、农村信息员200名,投资3200万元。
8.9农业产业化推进工程
通过农业产业化推进工程,增强湄潭农产品综合加工和精深加工程度;改善市场交易条件,显著提升湄潭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专栏8-9农业产业化推进工程
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完善茶叶加工、食品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业、生活服务区等七大功能区基础设施,实现园区“七通一平”的市级园区标准。投资49430万元。
茶叶加工项目一是夏秋茶新工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二是红茶加工项目,包括200吨夏秋高品质红茶项目、300吨清洁化功夫红茶项目、100吨高档遵义红保健茶建设工程项目、100吨高档遵义红花茶建设工程项目。三是绿茶加工项目,包括500吨名优茶项目,100吨优质绿茶技改生产线项目,3000吨速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500吨高端袋泡茶建设工程项目,1000吨夏秋名优茶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80吨高档湄潭翠芽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四是出口茶加工项目,包括有机出口茶标准厂项目。五是茶延伸产品加工项目,包括250吨全天然茶香精建设工程项目,100吨营养茶粥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16万吨茶多酚饮料品建设工程项目,1000吨咖啡因原料药建设工程项目,茶多酚系列口服制剂保健品研究开发项目,12万吨茶籽油加工综合利用项目。投资204950万元。
粮油加工项目年产13.5万吨精米加工生产线扩建项目,植物油脂应急加技改及储备建设工程项目。投资17700万元。
蔬菜加工项目2万吨泡椒工业化加工项目、5000吨果蔬加工冷库流转线、2万吨马铃薯生产线、火锅底料风味食品生产线等,投资20500万元。
畜产品加工项目银盘山三星级以上定点屠宰加工基地、板鸭精包装生产线、10吨鸭血蛋白粉生产线。投资6700万元。
茶叶市场建设项目建设中国茶城,年交易能力达到50000吨以上。新建茶青交易市场30个。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开设500个以上的“湄潭翠芽”品牌专卖店,其中在北京、上海、重庆等重点城市开设湄潭优质农产品旗舰店20个,开展信息交流和网上交易业务。投资75000万元。
农贸市场建设项目新建综合性农贸市场,分粮油交易区、果蔬交易区、黔北大牲畜交易市场,以及农资交易区(分农药交易区、种子交易区、化肥交易区、农用塑料薄膜交易区、兽药交易区、饲料交易区、中小型农机具交易区)。投资20000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项目在粮油、茶叶、烤烟、蔬菜、畜禽等主导产业各选择30个服务成员好、利益分配好、管理民主好、经济效益好、示范带动好的“五好”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并积极开展“农超对接”活动。投资600万元。
8.10现代农业示范工程
按照“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建设。
专栏8-10现代农业示范工程
现代茶园示范基地发展1000亩标准茶园,完善田间道路、供电、灌溉、检测室等基础设施,配备农机具,投资900万元。
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建设2000亩,实施土地平整,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建设田间道路,实施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投资400万元。
设施蔬菜与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占地200亩,建设连栋塑料大棚(含棚膜和遮阳网)10000平方米,库房1000平方米,标准育苗穴盘50000个,投资900万元。
现代辣椒农场示范基地发展2000亩标准化辣椒生产基地,配置育苗中棚和干椒烘房,投资500万元。
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完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个,新建1个500立方中温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1个5000吨生猪干粪堆积发酵生态有机肥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