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李黎)进入8月,“苏超”已战罢8轮,依然热度不减、一票难求。虽然大多数人无法亲临赛场呐喊,但呼朋唤友,点上几盘红艳诱人的小龙虾,在大快朵颐之际隔屏为城市助威,也是同样的酣畅。
说到小龙虾,就不能不提淮安——近年来,淮安的小龙虾产业飞速崛起,享誉江苏,蜚声全国。本期“食”话实说将邀请省食药安委食品安全专委会委员、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查院副院长刘新梅,深入淮安,探寻该地龙虾产业如何创新发展,守护舌尖上的美味与安全。
鱼米之乡,打造小龙虾“大产业”。淮安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南北文化融合区,四季分明,水土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其河网密布,湿地广袤,得天独厚的水文环境,为小龙虾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家园。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淮安便开启小龙虾养殖之路,而产业真正驶入快车道则在近二十年。2000年,淮安市盱眙县举办首届龙虾节,凭借独特的十三香龙虾一炮而红,荣膺“中国龙虾之都”。
近年来,淮安市将小龙虾产业纳入淮安五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之一。截至2024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50万亩,产量达到了17.3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超300亿元,真正把小龙虾做成了大产业。
生态为本,科技赋能。常言道“好水出好虾”。淮安境内淮河、宝应湖、白马湖等水域清澈广阔,孕育出的龙虾“个大壳薄、肉质弹牙”。淮安坚持以生态养殖为本底,创新推广水面养殖、池塘精养、稻虾共生等模式,小龙虾的品质和产量逐年提升。其中,盱眙创新的“稻虾共生”模式规模达78.5万亩,所培育的国家级小龙虾新品种“盱眙1号”引领种苗繁育迈向标准化、良种化,显著提升了龙虾品质与产量。
高效集散,鲜达四方。上午的龙虾交易市场极为繁忙,工人们分工协作、麻利地对鲜活龙虾进行分拣、冲洗、装箱,一箱箱龙虾便整装待发了。金湖县依托“凌晨捕捞+上午分拣+下午发车”的极速配送模式和温控冷链车,可以让南北方都能品尝到鲜活的金湖龙虾。而盱眙全球龙虾交易中心功能更为多元,集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农产品检测、电商产业集聚、冷链物流于一体。其产品不仅覆盖全国二十余省份,更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口味多元,锁鲜持久。从经典的蒜泥龙虾、十三香龙虾,到当下风靡的干煸龙虾,淮安的龙虾风味已创新至十多种。而淮安的龙虾生产企业,则通过不断的钻研创新,将调料标准化生产实现风味精准“复制”,利用液氮速冻技术将产品保质期大幅延长至18个月,能有效满足“苏超夜宵”等多元化、即时性消费需求。
食之有道,悦享龙虾美味。8月17日,淮安队将客场挑战扬州队。这是两队首次交锋,也是一场“淮扬菜德比”,淮安龙虾必将红火登场。
观赛之余,如何才能安心享用小龙虾美味呢?
刘新梅表示,清洗小龙虾,建议用流动的清水洗刷即可。如果使用洗涤剂清洗,应注意相关洗涤剂产品要符合现行Gb14930.1-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的规定,其中直接用于清洗食品的洗涤剂属于A类产品。食用方面,务必确保龙虾煮熟煮透。不吃虾头,去除虾线,并食用有度。建议每人单次不超过500克,老人、儿童选择清淡口味,痛风患者控量,过敏体质者慎食。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