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寻根溯源
叶姓源出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传说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为妻,生下6个儿子,其中第6个儿子叫陆终,其后裔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鬻熊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期,楚庄王有个曾孙名叫戌,在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在与吴国打仗时战死,楚昭王封他的儿子沈诸梁为叶邑尹(今河南叶县南旧城,汉时置县),沈诸梁字子高,食采于叶,楚国凡邑大夫,都称公,所以沈诸梁也称为“叶公”。叶是楚国一邑,子孙遂以邑名为氏。所以,叶公沈诸梁是中国叶姓的始祖。追溯上古时期的姓氏演变,姬为芈后,沈为姬后,叶为沈后,叶姓的历史至少有2500年。瑞昌叶姓渊源可追溯至芈姓叶氏,出自叶公沈诸梁之后。
全国叶姓约632万,占全国人口的0.48%,在中国姓氏中排第4l位。
第二节肇瑞繁衍
瑞昌叶姓主要来自武宁,始祖叶则远、叶则常兄弟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武宁廉村迁横港镇初升村洞下。叶则远生接道、文一,接道生绍老,绍老生叶茂、菁、丛;叶茂生春芳、兰芳、景芳、世芳;叶菁生琼芳、琳芳、瑞芳、踌芳;叶丛生壁芳、传质。形成村落主要分布在横港、范镇、桂林街道。
横港镇
1.初升村洞下明永乐二年(1404),叶则远携弟则常由武宁廉村迁入。
2.嵋光村洞上明弘治六年(1493),叶兰芳由洞下迁人。
3.嵋光村山里(枧坑)明弘治十五年(1502),叶景芳由洞下迁入。
4.赤岗村老屋周(梧桐畈)明正德五年(1510),叶传质由初升村洞下迁入。
5.嵋光新屋下清乾隆十六年(1751),叶文通由洞上迁入。
6.初升村柴郭山清光绪元年(1875),叶光生由嵋光村洞上迁入。
7.清湓村清湓街1912年叶明模由初升村洞下叶迁入。
8.赤岗下铺1932年叶发模由赤岗村老屋周迁入。
9.富强村畲垅明嘉靖十五年(1536)叶秀一由枧坑迁入。
范镇
1.中源村东边万明永乐二年叶则远由武宁迁瑞昌横港初升洞下庄,旋即琼芳又由洞下庄迁九江县涌泉乡大栗坪叶家垅,叶光孝于清嘉庆年问(1796—1820)由大栗坪叶家垅再回迁范镇中源村东边万与万姓同居一处。
2.东山村朱万新村明弘治十一年(1498),叶琳芳由横港初升洞下迁入。
3.良田村叶家铺明隆庆二年(1568),叶重武由横港富强畲龙迁入。
桂林街道
1.北亭五组明永乐二年(1404),叶则常随兄则远一道迁瑞昌峨嵋嘴洞下,为开辟财源,于永乐三年(1405)年复迁城西十里苏亭庄落业定居(北亭五组)。
2.北亭八组(南山叶)明天启六年(1626),叶正美由苏亭庄迁入。
3.北亭八组(北山叶)清康熙十四年(1675),叶允正之妻携子由湖北阳新牌山迁入。
4.庆丰村三板桥1916年,叶明送、叶明生兄弟由北亭五组迁入。
5.蔡家岭1933年叶裕勋由北亭迁庆丰村蔡家岭定居。
6.栗畈畈上1959年叶祥应由桂林北亭八组南山叶迁入。
高丰镇
高丰村社嘴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叶裕青由桂林北亭五组迁入。
因工作、经商、婚嫁、购房等有叶姓由江西赣州、安远、龙南、湖El、修水、余干、萍乡、武宁、于都、九江等处迁瑞昌,其中厂矿居多,其他分布在市区及各乡镇场。
第三节人口分布
瑞昌市现有叶姓2595人,人口数排瑞昌第34位,男1312人,女1283人,大专以上240人,高中380人,初中及以下1975人。全市叶姓人口分布如下:
桂林街道586人其中:北亭村南山叶106人,北亭叶家356人,洪源村9人,庆丰村36人,其他79人。
范镇:351人其中:东山村新农村64人,东山朱万19人,良田叶家铺163人,中源东边万36人,清盆街18人,其他79人。
横港镇1145人其中:富强村6人,赤岗老屋周38人,赤岗下铺13人,柴郭山31人,初升洞下86人,洞下叶347人,畲龙叶171人,嵋光洞上302人,嵋光屋下33人,嵋荣山里43人,清湓街42人,其他33人。
码头镇80人其中:东、西街社区13人,梁公下周28人,其他39人
武蛟乡75人其中:大桥村21人,杂湾35人,小月7人,其他12人。
散居其它乡镇243人其中:白扬镇16人,湓城街道62人,洪下乡13人,高丰镇48人,横港乡25人,NN#19人,南阳乡20人,南义镇23人,夏畈镇14人,赛湖农场31人。
厂矿117人其中:武山铜矿73人,江洲造船厂44人。
第四节拓展外迁
《叶氏宗谱》记载:先仁由洞上迁德安塘山堡蛇源垅;叶先遇由洞下迁长安;叶光有由洞上迁武邑瓜源上圾;叶光德由洞上迁武邑瓜源丰瑞洞;叶光胜由洞上迁居武邑北乡二十七都建富洞;叶光弟由洞上迁长安;叶济春洞上迁居长安;叶大文支下先勤由洞上移居德安垅宕里;叶景芳由洞上迁居武邑瓜源甘家桥杨树坑。叶铭于明初由北亭五组迁河南濮州;叶文一于明初由横港初升洞下迁九江永安大树下;叶琼芳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由横港初升洞下迁九江涌泉黄洞村大栗坪;叶万秀于明嘉靖七年(1528)由范镇东山迁湖北黄梅分路乡叶家湾;叶万发于明嘉靖七年由范镇东山迁湖北黄梅孔龙邢港叶家墩;叶瑞芳于明弘治十一年由横港洞下迁九江城南八角石(现江西财校),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其子叶重荣迁九江新合仙居畈,叶重庆迁九江县港口姚家垅,叶重开、叶重文、叶重武迁庐山
区虞家河鲁板桥,叶重魁、重盛迁九江新港镇;叶璃芳于明弘治十一年由横港镇洞下迁阳薪枫林坳上;叶壁芳于明正德三年(1508)由横港洞下迁九江涌泉长岭;叶允志由桂林北亭五组迁朝山,叶旺福迁湖广叶家畈,叶光贤、先凤迁兴安。
第五节谱牒字派
瑞昌叶姓先后三次修订谱牒,1948年由叶发智、叶发朝、叶明月主修,1991年由叶诗友、叶发淼主修,2010年由叶祥洪、叶裕家主修。
横港初升、嵋光、枧坑、畲垅、柴郭山、范镇良田(叶茂支下)等村字派:更大光先世文明裕发祥
范镇东山(琳芳支下)字派:更大光先世文明裕发祥
桂林街道北亭北山(琦芳支下)字派:更大光先世文明振发祥
横港赤岗梧桐畈(传质支下)字派:春元亨利贞文明裕发祥
桂林北亭五组、八组(则常支下)字派:铭君时世允廷显应愈大光先世文明裕发祥
瑞昌、九江、武宁叶氏谱局修定共同字派,接111世“祥”字三韵:
存心微实学敬典见淳良业就声旋远行修全誉彰承平原有象勉力辅朝纲
据1944年琮、玲二公合修大乘修定,接141世“纲”字五韵:
和善家余庆为仁道益昌贻谋思泽久继述十年长晋颂元亨利
咸臻福寿康英才宏作育耀德永辉煌伟烈尊贤士丰功纪太常
第六节文化遗存
郡望堂号
瑞昌叶姓郡望为南阳郡。堂号有继述、忠勇、石林等。
重要楹联
书成海录;赋就云官。石榴应兆;累叶传芳。水心司业;法善追魂。
婺邑肇家声,芹香桂馥;潜川绵世泽,水远山高。
介节如山,显冠裳于累叶;清平似水,兆科甲于榴花。
家训格言
1.喜而溢美,有失近厚;怒而溢恶,则为人之害多矣。
2.非特为天下孝子,亦当为天下忠臣。
3·事亲必孝,待长必敬;兄友弟恭,夫义归顺;士农工商,择术必正;毋作非法,而犯典刑;毋以众而暴寡,毋以富而欺贫;毋以赌博而荡产业,毋以淫癖而堕家声;制行惟严于律己,处事则宽以待人。
4.守国法安本分,爱祖国昭大节;读诗书明礼义,敬祖宗培根本;敦孝友重人伦,正派别分尊卑;端正术重道德,讲信义广交游;讲礼义睦乡邻,尚廉洁彰清白;惜财用示节俭,戒嫖赌树新风;务本业争模范,孝父母育后人。
赞赏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