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资阳区 > 正文

政务管理服务工作第41期丨部分市、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典型经验做法

日期:2025/7/28 13:29:10 浏览: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最新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助企纾困、特殊群体服务、建设项目审批等重点、难点问题,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成效明显。现推介部分市州、县(市)区的典型经验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

娄底市开通政策超市平台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6月,娄底市政策超市平台开通运行,实现涉企政策一键查询、智能匹配、在线申报,做到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享。自运行以来,已收集涉企惠企政策7270条,企业用户累计搜索查询政策18729次,政策智能匹配1045次,全市兑现资金2300余万元,为加快释放助企纾困政策效能、全面提振企业信心、全力稳住市场主体注入了强大动能。

一、突出智能便捷,科学设计平台功能。为了让政策超市平台做到快捷、智慧使用,让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实现“一网尽享、一键智配、一站办理”,平台设置了“政策查询”“智能匹配”“项目申报”“政策图解”“政策专题”“政策工具”等主要功能模块,通过平台模块的科学设计,更好满足企业的政策需求。一是“看政策”,让政策找得到、看得懂。全面收集国家、省、市、县各级政策文件,按产业、层级、部门、支持方向等多维度进行分解、归类,既可以模糊搜索,也可以精准查找,并通过配备政策图解、开设政策专题,帮助大家读懂政策。同时还提供政策收藏、政策订阅等服务。二是“得政策”,在政策申报上算得准、问得清。运用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企业信息和政策信息进行匹配计算,快速生成包含可申报政策、政策匹配度以及政策申报路径等信息的匹配报告,简洁易懂,助力企业精准申报;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分别设置测评、自评功能,帮助企业查找不足和问题。同时开设营商环境直通车栏目,使企业诉求直达政府部门,并提供热线和微信人工政策咨询服务。三是“享政策”,让政策申报快、随心享。按照“纵向减少层级、横向强化协同”的思路,设置在线申报、网上审核、进度跟踪、结果公示、网上评价等功能,让企业办事不求人、政务服务更高效。并设置“免申即享”,只要企业在平台进行注册并及时更新信息,符合免申即享条件,无需主动申请,经业务部门审核通过,企业即可享受相应政策优惠。

二、搞好统筹协调,全面梳理政策事项。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涉企政策部门进行培训,全面归集梳理有效期内的政策文件,按要求分类上传至平台政策数据库,同时按税收优惠、降本增效、资金奖补、金融支持、要素保障五个类别编印《娄底市民营企业支持政策手册》。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技术人员和事项办理部门进行沟通,确定申报事项具体在线办理流程,做好办理系统流程配置工作,确保事项线上可办。同时组织各部门全面梳理“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单,凡是可以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企业群众免予申报的,全部纳入清单。并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平台功能,竭力做到对接精准,服务周到。

三、强化推广应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把政策超市平台的推广应用作为全省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全市联企干部进行平台使用培训,学习掌握注册登录、功能板块运用、意见反馈收取等使用方法、技巧,力争使每名联企干部成为政策超市平台的宣传员、代办员。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强化平台在政务大厅、广播电视、报纸及政务新媒体的宣传推广,并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等渠道,向全市43949家企业发出体验邀请。6月28日,市委书记邹文辉在“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现场办公会上,向广大企业家推荐娄底市政策超市平台,得到企业家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宁乡市优化特殊群体服务模式

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

宁乡聚焦“就学”“就业”“就医”“办证”等民生事项,深入推进特殊群体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打造了就近可办、上门快办、免申即办的特殊群体服务模式,让特殊群体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

一、服务下沉,就近“好”办。围绕就近可办、就近好办,宁乡持续优化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多级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一是“便民化”优化资源配置。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2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27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均升级了服务特殊群体的设施设备,开辟了特殊群体办事“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体提供现场咨询、指导、填表、复印等便利化服务。二是“标准化”下放管理权限。赋权镇村,下放下延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308项(其中206项至站所),下放下延审批服务事项159项至村(社区),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三是“极简化”升级审批方式。聚焦特殊群体急难愁盼的个性需求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打通关键环节,创新办理方式,尽可能减少办事跑动次数。例如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群众可直接网上申请,也可以前往村(社区)由村干部协助申请,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由村(社区)提供上门服务,无需申请人再跑腿。今年以来,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20.1万人次,发放金额2469.9万元;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虎山特教就读学生156人,送教上门195人,随班就读385人,涉及金额达236.4万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惠及699人,涉及金额450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79.8万元,惠及532人;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217.6万元,惠及2360人;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5314.4万元,惠及11.5万人次。

二、服务优化,上门“快”办。坚持以时间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为目标,把特殊群体服务工作办好办细办实,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最畅一公里”。一是提质升级“帮代办”。加强“帮代办”窗口建设,提升“帮代办”队伍业务能力,根据老年人、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人工指导和服务,对不能到现场办事的特殊群体提供“帮代办”服务,真正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二是优化服务“上门办”。瞄准特殊群体需求,推动残疾证、身份证、社保卡等上门办证、服务到家。如市残联联合市卫健局开展上门免费评残办证,为全市1300余名高龄特殊重度残疾人实现免费换证,直接减免费用40余万元,用高质量服务换来了残疾人群体的好口碑。市公安局人境大队窗口主动上门服务,为乡镇及医院特殊群众办理二代身份证。老粮仓镇农商银行支行开展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对出行不便的群众,派出服务小分队主动上门服务,保障特殊群体在家就能办理社保卡业务。今年以来,新办残疾证1300余份,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60户,涉及金额96万元。三是数据赋能“快捷办”。在全省率先将残疾人证办理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审批事项,通过“乡镇(街道)收集信息—市残联核实办理”程序,让“跑窗口”变“网上办”,让“排队办”变“指尖点”,残疾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第三代残疾人证。

三、服务升级,远程“即”办。聚焦特殊群体跑腿难难题,大力实施不见面审批,创新推行主动办,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切实减轻群众办事负担。一是高频事项“免申即办”。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领、高龄津贴发放等与老年群体密切相关的依申请办理事项,利用大数据筛选比对功能自动生成结果,让群众申请办理变为数据自主比对、部门联动协调、补贴主动核发、证件快递送达。今年一季度,高龄津贴发放4.1万人次,发放金额1367.1万元;特困人员认定、救助供养金发放6.1万人次,发放金额6024.6万元。二是数据赋能不见面审批。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自助办”等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推广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统一支付应用,通过双向邮寄、个性化开发、网站链接等多种方式,提升网上政务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智慧宁乡”App办事功能,实现便民服务事项互联互通、在线快办、异地可办。目前,宁乡不见面办理事项达到510项。三是“智能化”助推异地办事。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异地受理办理等方式推行“跨省通办”,让外来务工人员异地办事不难。开设线上“跨省通办”专区,开辟自助区跨省通办栏目,部署涉及12省32市76个县市区部分自助机事项,办事人可选择自助办事。设置跨省通办窗口,办理教育、医疗、卫生、社保、户籍等139项事项。

岳阳县着力打造“流畅政务”品牌

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岳阳县始终坚持小窗口、大发展、大民生工作理念,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流畅政务”品牌,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一、坚持事项进厅,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耕细作“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努力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一是推行“一站办”。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全县38家部门单位,1203项事项,233名工作人员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大厅。特别是今年对税务专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智慧化建设,168项政务服务事项整体进驻;县自然资源局8个股室进厅办公,新增进厅事项16个,真正做到“一站式”办结。二是设置“一窗办”。大力推进“综窗”改革,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在窗口设置上实行三个“一窗办”,即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窗办”,一窗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企业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银行开户预约等业务;政务服务“一窗办”,整合12个部门窗口353个事项一窗受理;部门业务“一窗办”,无差别受理该部门所有业务,有效解决了部门窗口忙闲不均和群众“来回跑、多头跑”问题。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房地产测绘中心设立综合窗口,建立“多测合一”成果共享互认机制,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工作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真正做到“一窗受理、一次测量、统一出图、共享测绘成果”。三是深化“一次办”。以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为出发点,通过整合事项、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部门联动等举措,在落实省256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基础上,结合民生热点事项,创新推出新生入学、残疾人发证补贴、村民建房等5个“一件事”服务套餐,并将部分审批受理服务前移。今年,又率先开展二手房水电气联动过户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按照“一套资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站服务”的原则,申请人“秒办”过户,提升了审批效率。

二、坚持改革赋能,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在高新园区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一次办”,真正做到“园区事、园区办”。一是全面赋权便企。按照《湖南省园区赋权指导目录》,综合采取直接赋权、委托行使、服务前移、审批直报等方式,有效促成160项审批事项在园区落地,有力助推了“五好园区”创建。二是“帮代办”惠企。建立园区“帮代办”队伍,为申请“帮代办”的企业免费提供全程“一对一”服务,已为园区113个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手续实行了帮代办。如盛博新材料公司,代办员上门为其办完了国土规划、施工建设许可等全流程手续,比规定时间提速20%。三是联手帮扶兴企。推行县级领导联企业制度,集中力量对178家重点企业实行帮扶,帮助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等“卡脖子”问题,助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如岳盛新型材料公司2021年出口遇到物流难题,对口联系的县委书记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不到一个月,开行至宁波舟山港铁海联运首发100个集装箱的专列,大幅提升了企业出口通行效率。

三、坚持服务下沉,实现高频事就近办。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体系,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更温馨。一是推进“智慧+平台”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的标识标牌、设施设备、窗口设置逐步规范,“云视讯”指导业务办理功能初步展现,“一网通办”系统事项完成标准规范梳理,数据与省一体化平台实现共享和对接。累计办件量突破89万件,好评率100%,切实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针对偏远地区纳税人代开发票、缴纳零星税款不便的问题,依托乡镇财政所,以15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前沿阵地,投入自助服务终端机,打造“家门口的办税服务圈”。二是推进“党建+网格”建设。大力开展“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安乡:全力保障高考安全平稳有序进行07-28

    6月5日下午,安乡县委副书记、县长提名人选翦鹰到安乡一中,督导检查2023年高考考点准备工作。安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建军,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成,县一中党委……

  • 鼎城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07-28

    来源时间为:2024-04-27——2024年3月29日在常德市鼎城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区长提名人选何朝辉各位代表:现在,我代……

  • 益阳赫山:农田种风景,游客长知识益阳赫山:农田种风景,游客长知识07-28

    益阳赫山:农田种风景,游客长知识2018-07-2920:25[来源:华声在线][编辑:印奕帆]字体:大中小华声在线7月29日讯(记者刘思佳)穿梭在色彩斑斓的蔬……

  • 桃源县扫黄禁赌“百日专项行动”成效显著07-28

    成功登录后,保持登录状态忘记密码?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您的位置:首页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桃源县扫黄禁赌“百日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到:打印字体:小大2021-0……

  • 政务管理服务工作第41期丨部分市、县深化“放管服”07-28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最新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助企纾困、特殊群体服务、建设项目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