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南浔区 > 正文

“借力”浙江大学,南浔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赋能示范区

日期:2025/9/3 9:22:32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5-09-02

“借力”浙江大学,南浔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赋能示范区2025-09-0210:15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陆玫

8月31日,第三届湖州“浙江大学校友日”暨人工智能产业交流活动在湖州南浔区举行。会上,南浔区重磅发布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与专项基金,揭牌成立概念验证中心,并迎来一批高质量的校友项目签约落地。

当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与“水晶晶南浔”的江南底蕴碰撞,一场关于创新、协同与转型的产业变革正在这片土地上加速上演。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AI产业生态圈初具雏形

7月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8月的北京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其实都有南浔人工智能产业的身影。

摩通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其生产设计的“奥运机器人”会熟练制作咖啡、面条和鸡尾酒,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收获大量关注。“从算法到机械臂,都来自湖州南浔。”企业负责人齐科宇表示,目前已有上百台同类设备正在生产等待发往国外。

前沿技术如何应用在实际场景?生产能力与技术创新如何动态匹配?这正是南浔近年来着力破解的课题。据介绍,南浔近期密集发布建设“人工智能+”系列文件,全力支持企业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提升,以人工智能推动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力求在赋能制造业上取得实效,实现要素的高效能供给。

目前,南浔区已成功招引“人工智能+产业链”项目15个,集聚8家规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并赋能48家国家及省市级智能制造企业,在智能质检、流程优化、预测性维护、智能客服等场景广泛应用,一个日趋成熟的南浔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初具雏形。

全链平台筑牢产业根基

在人工智能产业竞争中,平台是承载创新、集聚资源的核心载体。

据了解,南浔区已前瞻性布局“1个科创中心、1个核心片区、N个应用平台”的“1+1+N”体系。

其中,1个科创中心即南浔人才科创中心,凭借“近沪接苏融杭”的区位优势,成为承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桥头堡;1个核心片区即南浔郊野硅谷,规划布局智能智造坊、数据创新湾、数字产业与智慧服务区、农科新硅谷、产乡融合转型区、原乡文旅区六大片区;N个应用平台,指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基础,打造“一平台一特色”的AI应用矩阵,让人工智能真正融入千行百业。

平台加持之下,说人工智能在南浔“全面开花”并不为过:开发区万亩千亿大平台聚焦“AI+光电显示”,依托南浔已有的显示面板产业基础,引入AI画质优化、智能生产调度技术,推动多家龙头企业建成“黑灯工厂”,生产效率提升25%;菱湖镇长三角泛半导体产业园主攻“AI+新材料”,目前已招引10亿级项目2个、培育规上企业近60家,引进的浙江新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在高端光刻胶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南部片区乡创平台以“AI+现代农业”为核心,构建“数字农产品全链条体系”,从AI育种、智能灌溉到区块链溯源,让南浔农产品附加值提升20%;南浔古镇文创平台更将“AI+文旅”玩出“新花样”,推出AR沉浸式导览、AI数字分身互动等体验项目,2025年上半年古镇游客量超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53%……

借力浙大“智”与“人”

如果说“1+1+N”平台是南浔AI产业的“骨架”,那么与浙江大学的深度合作就是注入其中的“血液”。

第三届湖州“浙大校友日”的举办,不仅是一场校友团聚的盛会,更是南浔打通“智力—项目—人才”链路的关键契机。活动中,近2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浙大校友齐聚南浔,活动期间,还专门举办了全球浙大校友创新创业生态建设研讨会、人工智能投资生态与创新创业共促会、浙大系金融机构圆桌会等子活动,推动科创、资本资源与南浔AI产业需求精准匹配,进一步夯实了校友企业、校友资本助力产业升级的基础。

活动不仅促成了思想碰撞与资源对接,更收获了实打实的合作成果。早在活动正式开始前一周,一场专属于浙大校友的创新创业大赛就在南浔上海虹桥“科创人才飞地”打响——十余个浙大校友创新创业项目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决出了6个获奖项目,涵盖“AI+智造”“AI+数字农业”“AI+低空经济”等领域。在第三届浙大“湖州校友日”主活动现场,共有8个人才科创项目现场签约落户南浔,预计3年内可带动超过2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

为延续合作热度、巩固校地联动成果,南浔还将与浙江大学共建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为浙大校友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场地配套、产业链资源对接等全周期服务,让浙大校友资源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长效引擎。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