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聚焦全面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实践等,本报深入挖掘我省市县法治建设领域具有创新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推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基层实践”特别报道,将全省各地强化法治实践的好经验、法治为民服务的好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好点子等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展示。通过深入展示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创新发展经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引领示范效应,推动各地各行业法治建设水平稳步提高,激发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内生动力,以高质量法治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太原市清徐县人民检察院
智护陈醋香法润产业兴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法治建设无疑是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基石。它既为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构建起坚实的规则框架,更是企业创新活力与知识产权权益的有力护盾。近年来,清徐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法治建设的时代号召,立足检察职能,深度聚焦当地特色老陈醋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以清徐老陈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为战略支撑,开启了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的创新实践,为山西省专业镇建设筑起一道坚固的司法防护堤,全力擦亮“中国醋都·清徐”这张亮丽名片。
清徐县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赵丽萍表示:“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保护知识产权检察机关责无旁贷,我们必将全力以赴,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清徐老陈醋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高效、优质的检察产品和检察服务,为清徐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体办案:破除壁垒显成效
清徐老陈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的一体化办案机制无疑是一大亮点。该机制以“四大检察”综合履职为路径,成功打破部门间的职能壁垒,极大提升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及时性与全面性,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在高质量司法轨道上运行。
在某醋业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中,办案检察官展现出了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在刑事案件办理进程里,敏锐捕捉到民事公益诉讼线索,随即发布公益诉讼公告,并顺利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支付惩罚性赔偿金。这一举措如同一记重锤,有力打击了侵权犯罪行为,显著增加了犯罪成本,对潜在侵权者形成强大威慑。在王某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以及郭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中,一体化办案机制再次发挥关键作用,精准追究被告人刑民双责,为企业规范经营树立起鲜明标杆。自2023年5月清徐老陈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成立至今,县检察院在7起刑事案件中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成功追索惩罚性赔偿金310余万元,有效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在县自然资源局与某醋业公司非诉执行监督一案中,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灵活运用公开听证、检察建议等多元方式,巧妙疏通案件“堵点”,成功化解了醋业公司已执行但法院未终结的行政争议,切实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一系列成功的检察实践充分彰显了一体化办案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显著优势。
协作联动:构建格局聚合力
护航民营企业发展是检察履职的应有之义。清徐县人民检察院深入推动最高检部署开展的“检察护企”专项活动,主动融入县委“惠商护企年”主题活动,以县委政法委开展的老陈醋专业镇执法司法保护专项行动为契机,主动作为,积极与县法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深度沟通协作,四方共同会签《关于加强老陈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察监督以及联合法治宣传、专项督导、理论研讨等一系列活动作出明确细致规定,成功搭建起工作联络和线索移送机制,让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紧密衔接,凝聚起强大合力。《意见》实施不久,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便收到紫林醋业商标权遭受侵权的线索。中心即刻启动联动机制,与县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联席会,对案件线索展开初核与研判。最终通过企业发函的方式,成功促使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召回侵权产品,高效维护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权益。此外,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始终保持高效工作节奏,每月认真总结工作成果,精心制订下月工作计划,并主动向县委政法委详尽汇报,积极主动地将检察保护融入专项行动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并不断取得新成效。
检企互通:精准服务促发展
加强检察机关与民营企业的交流沟通,是精准把握企业发展脉络、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的关键之举。清徐老陈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精心构建起点对点、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全力为清徐醋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中心选派两名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检察干警担任联络员,对外公开联系方式,及时接收涉企知识产权案件线索,并迅速回复企业的法律咨询,为企业提供第一时间的法律支持与帮助。同时,积极主动开展包联入企工作,今年以来,院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深入水塔醋业、旭丰醋业等众多醋企,与企业负责人展开面对面深入交流。通过真诚沟通,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现状与实际需求。针对企业申请清徐老陈醋地理商标的迫切需求,迅速行动,会同醋产业协会、市场监管局进行专题座谈,主动承担申请过程中的复杂法律事务,为企业排忧解难。针对企业贷款难的棘手需求,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至县委、县政府,并精心制订扶助企业的检察方案,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创新履职:多元服务增福祉
清徐老陈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始终秉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的理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检察履职新方式,为民营企业打造多样化法治服务。一方面,邀请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深入清徐多家醋业走访调研。教授们凭借深厚专业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精准“把脉问诊”,提出诸多极具价值的专业建议。同时,组织全县醋企管理人员参与合规管理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企业管理团队的法律素养与合规意识。另一方面,积极接入山西财经大学法律诊所。该诊所以高校优秀学子为主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文书代拟等优质服务,极大提升了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的服务化、专业化水平,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法律支持。此外,精心组建年轻干警团队入企宣讲。这些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年轻干警深入企业一线,宣传普及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反不正当竞争等实用法律制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企业员工深入理解相关法律知识,切实增强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县检察院一系列护企创新举措,赢得了县域内企业的广泛好评与赞誉。
本报记者邢晓瑞
阳泉市司法局
匠心提质营建全域调解“枫”景线
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调解承担着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职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阳泉市司法局坚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民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热点,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将激活调解动能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以调解优势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为企业生产经营营造和谐稳定法治环境,不断探索服务和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新路径。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排查涉企矛盾纠纷1003次,调处涉企矛盾纠纷1082件,调解成功1082件。
围绕中心谋篇布局夯实人民调解“四梁八柱”
今年,阳泉市人民调解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郊区下烟村召开,市、县两级司法行政系统相关部门、人民调解组织、市调解协会的人员共聚一堂聊经验、谈感受,不断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水平,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今年以来,市司法局认真学习贯彻全国调解工作会议及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对标对表全省调解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进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市司法局党组发挥“头雁”作用,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谋划统筹,高位推进,积极回应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为高质量发展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治理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围绕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大局,市司法局深化“践行‘枫桥经验’助力转型发展”专项行动,动员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将案件调解与服务企业发展有机结合,针对群众急难愁盼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将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延伸到消费、旅游、金融、互联网等领域,针对性开展涉企、劳动争议、医疗、保险、交通、物业、知识产权等矛盾纠纷化解。此外,持续开展调解“进基层”活动,深化拓展调解进网格、进校园、进企业、进市场、进军营、进景区,形成分层递进、衔接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紧盯大势多元聚焦共建法治营商“亭台楼阁”
村镇调解网络是基层治理的平安根基。近年来,阳泉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村级调解组织建设,通过规范组织设置、人员推选、业务培训、制度建设、场所标准等措施,建强配齐调解组织队伍,夯实筑牢基层调解网络,全市覆盖乡镇、村居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全市620个村、157个社区全部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了人民调解员。今年以来,积极部署开展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示范化、规范化建设活动,全市共拟建示范化、规范化村(居)调委会暨品牌调解室124个,“红梅调解”“殿英调解”“小牛调解”“义红调解”等一大批村(居)调解典型和工作平台引起关注,逐步形成区域间以点带面辐射效应。与此同时,持续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通过调整充实人民调解员、规范工作制度、健全运行机制,规范已建立的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保险、信访、婚姻家庭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把调解组织引入商超市场、园区景点、商会企业、税费争议等领域,积极联合市调解协会、市场监督、仲裁委、税务、工商联、金融等部门、社团组织,建立和规范专业性调解组织7家,其中,联合市仲裁委建立阳泉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联合市工商联成立工商联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市税务局建立“小芸说税”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建立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实现全省首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县两级全覆盖。此外,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体”,积极布建司法行政“一张网络”,进一步健全多元解纷机制。阳泉市司法局以队伍建设、基础建设、业务建设为抓手,以人民满意、履职尽责、使命担当为目标,打造“枫桥式”司法所,夯实法治固基础,目前全市已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17家。
主题引领法治培元聚焦调解为民“时代新枫”
阳泉市司法局以专业化提升为发力点,组织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学习“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实务”“巧用法理情高效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等各类涉企纠纷专题培训,不断加强涉企纠纷调解知识储备和调解技能,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组织的原则,组织举办调解员大培训,进一步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以法治化宣传为支撑点,该局通过发放宣传册、进企宣讲等活动,大力宣传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2023年以来与企业开展面对面宣讲260余次,解答咨询800余人次。同时,深入驻地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面对面解决企业法律问题,切实解决企业的难题,积极营造公正、公平、和谐的营商环境。该局以品牌化建设为着力点,在全市组织开展“讲好调解故事、助力转型发展”和“调解为民·时代新枫”主题宣传活动,依托阳泉市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对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调解典型案例、经验、成果进行主题宣传,邀请优秀调解员调解经验和感悟,讲述调解故事,展示人民调解员时代风采,传播法治建设好声音。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阳泉市司法局将继续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指导,充分发挥调解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稳压器”作用,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多优质调解服务,以人民调解工作的高质量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张楠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