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4-17
昨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闭幕。本届大会吸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948家专业机构和组织,近万名海内外政府代表、专家学者、高端人才现场参与。据不完全统计,320家参展机构携608个项目、395款产品展示交易,两天入场参观洽谈达5.3万人次。
本届大会聚焦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国际化环境建设、绿色低碳、科技金融等领域重点工作和热点话题,举办“第三届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共创共赢’中日科技人文交流研讨会”“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发展论坛”“第十届项目管理国际论坛”“智能建造高端论坛”“外资研发中心圆桌论坛”等各类论坛会议30场,受到了媒体及公众的高度关注,视频观看总量超过千万人次。
据介绍,本届大会使用深圳会展中心5个展馆近1000个展位,总面积6.3万平方米,着重体现区域协调发展、企业引领支撑创新、国际化环境建设等内容。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境外专家组织、培训渠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在国(境)外专业机构展览推介展区与中方深度对接;首设两大推介中心,16家国内省区市单位,28家境外专家组织、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现场推介,上海、河北、陕西、山东等地现场签约26场,有效推动人才、项目、技术合作对接;邀请近百名海外博士参会,举办海归职业规划论坛、博士项目路演等活动,汇聚海外优秀人才项目。
本届大会设有大量优质岗位,系列专场招聘会现场火爆。外籍人才招聘会、海归人才招聘会、“精英天下”中高级人才招聘会、“智汇全球”招聘会等4个线下专场招聘会,华为、平安、万科、比亚迪等325家知名企业,面向海内外中高端人才提供7600余个职位,“百城万企”云招会邀请100所重点城市重点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10000多家企业强势入驻,涵盖互联网、计算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航天航空、新能源、生物医疗、科技金融等50多个领域,结合线上招聘、视频面试等贴心服务,参展企业现场共接收简历1.2万份。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开幕
1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主会期两天,采用线上线下“双引擎”会展模式,举办各类论坛、活动60场,325家用人单位提供7600余个中高端招聘岗位。
4月15日,由科学技术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广军作主旨演讲并宣布大会开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宣读副总干事王彬颖贺信。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名誉理事长冲村宪树,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作致辞。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大会特邀嘉宾英国商业贸易部公使衔参赞施睿耀、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高文、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首席科学家霍斯特·梵格教授、中智集团董事长卜玉龙、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出席开幕式。
张广军指出,中国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科技创新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源头供给,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前沿创新,为应对全球问题不断作出重要贡献。面向未来,中国将与世界各国继续拓展广泛深入的开放合作与交流互鉴,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科技交流合作,以包容的心态、务实的举措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携手为推动人类进步和建设美好家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孟凡利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参会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向科技部和社会各界、各类人才以及人才机构和组织对深圳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深圳的发展得益于创新、依托于人才。当前,深圳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诚挚期盼海内外各类人才继续关注深圳、支持深圳,更热烈欢迎大家来到深圳、融入深圳。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积极完善战略布局,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打造更多一流的平台和更好的生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与广大人才一起共享发展机遇、共赢美好未来。
王曦表示,广东正紧抓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战略人才锻造、人才培养强基、人才引进提质、人才体制改革、人才生态优化“五大工程”,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2022年全省研发人员数量达130万人,建成博士后科研平台1249家,在站博士后超1.2万人,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891万人、1850万人,人才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本届大会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学者搭建起一个高水平的对接服务平台,必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诚挚欢迎全球优秀人才在广东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施展才华、成就梦想。
王彬颖在贺信中祝贺本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幕,表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中国的创新发展事业具有光辉前景,愿意与中国的利益攸关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更加开放、平衡、包容、活跃和具有前瞻性的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帮助中国城市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让世界各地的每个人都能享受知识产权带来的累累硕果。
冲村宪树表示,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始终致力于中日科创研究及交流,正开展中国及亚洲青少年短期访日的科技交流项目“樱花科技计划”,旨在激发年轻科研人员对科技探索的热情,增进亚洲各国与日本的科技交流,期待日中两国加强交流了解,增进双方友谊,实现持续切实合作。
大会开幕式同期举行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颁奖仪式,并举办“深圳论坛·国际科技创新城市峰会”。
本届大会以“促科技创新、谋共同发展、惠全球人才”为主题,主会期两天,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采用线上线下“双引擎”会展模式,将举办各类论坛、活动60场,325家用人单位提供7600余个中高端招聘岗位,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948家专业机构和组织,近万名海内外政府代表、专家学者、高端人才现场参会。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幕
4月15日至16日,由科技部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以“促科技创新、谋共同发展、惠全球人才”为主题,以线上线下“双引擎”会展模式,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举办开幕式、深圳论坛、展览洽谈、人才招聘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场合作共赢的“创新峰会”、一席开放融通的“智力盛宴”。
作为大会的核心板块,深圳论坛始终以高规格、权威性、精品化倍受瞩目。本届“深圳论坛·国际科技创新城市峰会”围绕“国际科技创新城市”主题,邀请科技部、广东省相关领导作主旨演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馆、英国驻华使馆、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等外方机构,深圳、武汉、香港等创新城市以及中智集团、全球化智库(CCG)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和嘉宾作主题发言,以互动交流增进中外科技集群城市间友谊,加强互学互鉴,荟萃全球智慧,共同提升城市对科技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构建人才“强磁场”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本届大会规划使用深圳会展中心5个展馆近1000个展位,展出面积6.3万平方米,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将国内19个省区市、10个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设展区分为政府区域和企业区域,着重体现区域协调发展、企业引领支撑创新、国际化环境建设等内容,设置人才招聘平台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应聘。结合大会海外人才洽谈系统和“张揭榜”活动,首次在1号馆设置两大推介中心,通过会前线上接洽、大会现场交流等形式,推动国内外参展机构及个人开展人才、项目、技术交流合作对接,还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境外专家组织、培训渠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在国(境)外专业机构展区深度交流,实现参展“满堂红”。
聚焦科技创新,筑牢“命运共同体”。本届大会聚焦科技创新,通过科教兴国、央企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交易、科技金融服务、国际化人才服务等专区(馆),为科技创新合作和国际人才交流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大会主动与部分省市接洽,在主会期前举办以色列海外分会场、“海外人才中国行·湖北”专场活动,主会期后在陕西西安、山东烟台举办两个分会场活动,在深圳、广州举办“科技外交官地方行”活动,邀请国际组织、科技外交官、海外专家等深度参与交流,不断扩容国际“朋友圈”,织密科技“合作网”,筑牢“命运共同体”。
守护民生之本,做实就业“双优先”。春暖四月,正是春招旺季。大会聚焦“人才优先”“稳就业”,大量优质岗位“虚位以待”,系列专场招聘会一场接一场,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还是叱咤职场的先锋精英,能面临更多选择机会。外籍人才招聘会、海归人才招聘会、“精英天下”中高级人才招聘会、“智汇全球”招聘会等4个线下专场招聘会,华为、平安、万科、比亚迪等325家知名企业,面向海内外中高端人才提供7600余个职位,“百城万企”云招会邀请100所重点城市重点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10000多家企业强势入驻,进一步集聚优质境外资源,丰富海内外人才供给,做实就业“双优先”,兜牢民生底线。
深圳拥有“强磁力”吸引国际人才聚集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深圳组团“秀”出“创新之都”惠全球人才的“强磁力”、蓬勃向上的无限活力。行走于深圳会展中心,既能看到福田、龙华、宝安、罗湖等各区的独立展馆,多角度展现深圳在人才集聚、科技创新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还有在蛇口街道、香蜜湖街道等国际人才街区,沉浸式感受深圳国际人才聚集、多元文化融合、国际氛围浓厚的氛围。
“数字龙华”聚才引智筑创新高地
智能行走机器人、便携式智能洗浴机、智影魔盒、全栈式光学影像技术平台……走进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龙华展馆,一项项前沿科技以及应用产品尤为吸睛。记者在该展馆看到,现场设置了科技成果展示区、人才政策展示区,多角度呈现龙华创新活力、人才魅力、产业实力。作为科技、图灵科创、智影医疗等多家科技企业工作人员正热情地向观众介绍公司展出的创新产品、技术成果。
“龙华展馆以‘数字龙华、都市核心’为主题,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数字经济中轴发展战略,充分展示龙华区科技发展、产业布局、生态人文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该展馆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近年来,龙华科技领域快速发展,一批知名企业、优质项目不断注入,全面建设高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龙华,充分释放重大载体平台聚才效能。
记者留意到,龙华展馆现场展出一份展现其“人才引力”的亮眼“成绩单”:目前,龙华区人才资源总量已突破84万人,其中数字经济人才约占27.9万人。同时,该区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引进院士28名。
“为提升人才集聚效应,龙华还建设了多个人才载体,包括2家院士工作站、46家博士后科研平台、239家创新载体、5家市级留创园,有效地为科技人才提供了发展机会。”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作为科技创新的先行示范区,龙华区始终以人才建设为核心,以“引进来,走出去”为工作方针,紧跟国际前沿,把握市场需求,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为龙华区的创新创业氛围提供优异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配置。
“国际蛇口”展多元文化融合魅力
白俄罗斯的世界文化遗产——草编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