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9-23
“小朋友们,看这里,我们准备上课啦!”7月17日下午,樟树市鹿江街道边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随着樟树市“栀子花”社会心理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志愿服务队”)队员肖秋龙的开场,一堂主题为《从“心”出发“数”假快乐》的暑期课程,为40名孩子开启了一场特别的心灵探索之旅。
这堂课是樟树市“栀子花”社会心理志愿服务队自今年5月成立以来的一个生动缩影。截至目前,这支队伍已举办61场公益宣讲,惠及学生、家长及企业员工超1.5万人次,为基层治理注入“心”动能。
暑期课程现场
孩子的“及时雨”
“暑假是放松的时光,但保持好心情、与朋友和谐相处也同样重要!”肖秋龙的开场白,道出了活动的初衷。
课程伊始,肖秋龙没有直接讲理论,而是用一个“左抓右逃”的小游戏打破了拘谨。“哈哈,我差点抓住你啦!”“哎呀,好险!”孩子们的小手紧张地伸出,眼睛紧盯着旁边伙伴的动作,每一次成功逃脱或意外“被抓”,都引发阵阵欢笑声。
游戏过后,肖秋龙通过心理压力测试引入主题,结合贴近生活的实例,教孩子们识别情绪、接纳情绪,以及如何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来提升心理韧性。
坐在教室后排旁听的居民黄先生看着孩子们投入的模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暑假孩子整天待在家,做家长的上班忙,真怕忽略了他们心里的小想法。”他感慨道,“这堂课真是及时雨!不仅有人带着孩子学知识、做活动,还能关注到他们的心理状态。”
“心网”护“心”安
支撑这场“及时雨”的,是樟树市精心构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近年来,樟树市统筹经济社会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今年5月,樟树市综治中心整合全市208名社会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成立了樟树市“栀子花”社会心理志愿服务队,以健全“预防、疏导、干预”三项机制为核心,依托“政法、卫健、教育”三大系统,形成市乡村三级“心网”“树形”服务体系,今后还将进一步整合全市心理志愿服务力量,向全市各地提供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志愿服务。
同时,志愿服务队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家庭教育等关键领域,打造了涵盖亲子沟通、人际交往、学生激励、心理问题识别、压力调适与校园欺凌防治等六大专题的系列课程与服务,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今年高考前夕,志愿服务队走进樟树市滨江中学,为高三学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与压力共舞,为梦想赋能”的心理减压专题讲座。
队员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为学生讲授压力来源、压力对身心影响、如何管理压力、如何应对考试排名、父母期待、自我要求等现实压力和熬夜疲劳、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等生理压力,引导学生正视压力。讲座引发师生的强烈共鸣,学生们庄严承诺“为梦想全力以赴,但绝不自我伤害”。
近两个月来,志愿服务队步履不停,持续开展了“心理健康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专题宣讲活动。截至7月中旬,已举办61场公益宣讲,惠及学生、家长及企业员工超过1.5万人次。
从“心”出发
志愿服务队的工作还深入到化解家庭矛盾等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
5月,张某到樟树市综治中心求助,反映其长期遭受家庭暴力且身患重症,认为丈夫不关心妻女,女儿抑郁和自己的重病都是丈夫引发的。
为此,志愿服务队迅速介入,分别对张某及其丈夫进行单独心理疏导,梳理各自情绪、认知偏差和沟通模式。在充分了解了双方情况后,志愿服务队队员与心理咨询师协同组织双方调解工作。调解聚焦情绪管理、家庭责任与信任重建,强调“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的家庭互动影响。
最终,夫妻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以拥抱结束多年积怨。
“栀子花是樟树地道药材,具有清热解心烦的功效,正契合我们心理服务‘解心忧’的宗旨。”肖秋龙向记者介绍了队名的深意,栀子花的白色表示洁白无瑕,旨在让受助者减少心中杂念。“心中有花,栀子花只为您开”,寓意每一位心理公益人士都心怀热忱,如灿烂的栀子花,将“心”香播撒四方。
“这支队伍不仅是心理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基层社会‘心’治理的生力军。”樟树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和普及教育,开辟了一条“从‘心’出发”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有效化解“心结”,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樟树、幸福樟树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文/图新法治报·赣法云实习生杨永春记者万菁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