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以少林武术、太极拳和杂技为代表的作为典型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功夫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增强其吸引力。以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和濮阳杂技艺术节为载体,扩大“功夫河南”在国内外的影响。把少林功夫发源、传承和弘扬的基地登封市建成世界功夫之都,同时拓展“禅武医”旅游产业链。把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打造成国际太极圣地。把中国杂技之乡濮阳市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重点建设嵩山少林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陈家沟中华太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濮阳杂技旅游园区,以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少林功夫、太极拳和杂技观光、体验、竞技、修学、休闲、演艺、影视、养生和功夫装备等产业,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建设国际一流的中国功夫旅游目的地。
四)拜祖寻根旅游目的地全面整合中华始祖文化和姓氏祖根文化资源,打造“记忆中原、老家河南”品牌,建设面向全球华人的拜祖寻根旅游目的地。把淮阳太昊陵、新郑黄帝故里、安阳二帝陵、商丘燧皇陵培育成全球华人拜祖圣地。重点建设鹿邑、偃师、濮阳、淮阳、荥阳、卫辉、潢川、固始等重要姓氏寻根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以鹿邑老子故里、巩义杜甫故里、偃师玄奘故里、孟州韩愈故里、沁阳朱载堉故里为代表的河南历史名人游精品。
五)中原红色旅游目的地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南北两片、中间一线”的分布格局,全力打造以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陈氏将军祠、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桐柏英雄纪念馆、确山县杨靖宇纪念馆、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罗山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等龙头的桐柏—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以林州八路军豫北办事处、新乡刘庄、濮阳单拐冀鲁豫军区旧址、台前将军渡、博爱寨卜昌晋冀鲁豫野战军九纵司令部旧址、济源留庄英雄民兵营、晋豫边区政府等为龙头,联动河北、山西的太行抗日烽火红色旅游区。重点开发红旗渠、淮海战役纪念地、竹沟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以焦裕禄、史来贺、张荣锁、任长霞等为代表的时代精神传承旅游区。通过“红”与“绿”、人文与生态、历史与现代等多种旅游资源和六大旅游要素的深度整合,将我省红色旅游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集红色教育、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二、培育旅游集聚区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根据旅游产业自身特点,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为目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内聚集旅游核心吸引物,并通过旅游资源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服务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集聚,形成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链,最大化降低旅游服务运营成本,提高旅游服务效率与旅游综合效益,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旅游体验,从而提升目的地综合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主导性区域。建设旅游集聚区是转变我省旅游产业粗放式经营和“门票经济”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旅游产业精细化、内涵化、创新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旅游集聚区建设,要坚持“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一是品牌引领,建成特色突出、配套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二是要素集聚,形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产业集聚区;三是依托城市和交通配置资源,形成产业核心体;四是大企业运营、大项目运作,形成项目集中布局、要素集聚发展、服务配套的产业综合体。
一)郑州新区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河南省都市旅游示范区。
发展思路:发挥郑州新区建设复合型新城区的独特优势,增添文化符号,加快文化创意,会议展览,商务、购物、美食、演艺和娱乐休闲,信息和金融服务,以及城市生态等新型旅游要素集聚发展,培育形成集城市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康体、会展商务、美食娱乐等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旅游集聚区。重点项目: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郑州方特欢乐世界、郑州方特梦幻王国和文化产业基地。环球美食城项目。野生动物园项目。绿博园项目。河南省旅游服务中心项目:中国中部最大的旅游服务中心及中国中部旅游人才培训中心。龙湖欢乐海岸旅游项目。河南省博物院二期项目。郑东新区中原文化步行街项目。郑州新区五星级酒店集群项目。
二)焦作云台山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现代旅游服务型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优化区域环境,构建方便快捷的区域交通体系,依托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完善一站式旅游综合服务系统,强化旅游集聚区的内聚功能,形成要素集约、客流集中、效益聚集的良性发展模式。
重点项目: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项目:以旅游休闲度假服务为主题,集网球、壁球、桌球、排球、羽毛球、健身中心、美食、SpA、儿童游乐场、度假物业、休闲农庄、高档酒店、旅游度假小镇、风情一条街、演艺中心、大剧院等配套设施为一体,构建多元化住宿体系、特色化餐饮体系、旅游商贸体系和文化娱乐体系,形成功能联动、设施齐全、要素集约的现代旅游服务型产业集聚区。七贤文化旅游镇项目:涵盖商业、住宅、五星级酒店、美食城及多功能旅游服务区等多种形态。神农山山前经济拓展区项目。
三)登封嵩山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产业要素集约配置型旅游集聚区。发展思路:通过资源整合和要素提升,把嵩山旅游区打造成为产业链条完整、产业体系配套、游客综合消费力强、旅游带动力足的多功能、综合性旅游集聚区。
重点项目:重点实施少林禅武文化旅游区提升、嵩山品牌重塑、中岳庙道教养生园建设、中岳庙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城市休闲软环境建设、城市RbD打造等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旅游小镇、五星级酒店以及信息化配套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工程项目。少林功夫博览中心项目。嵩顶旅游区建设项目。登封百花谷体验式旅游项目。锦鹏五星级酒店项目。天中文化旅游综合区开发项目。
四)洛阳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依托重点城市和精品景区的综合型旅游集聚区。
发展思路:增强集聚功能,合理构建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产品体系,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增强产业集聚力,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重点项目:龙门米兰旅游集散中心项目。龙门一号温泉度假中心项目。龙门西山温泉综合开发项目。仿唐风情小镇项目。仿唐乐舞演艺节目。龙门湿地建设项目。龙门东山综合开发项目。龙门入口区综合开发项目。龙门国际温泉度假区。
五)平顶山尧山—大佛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高端山地温泉度假旅游集聚区。发展思路:重点构建中高端温泉休闲度假产品、山地运动休闲度假产品及山地养生产品体系,积极吸引城市的中高端休闲度假人群,依托佛教文化与山地观光、休闲度假形成区域之间的客流互动,带动周边区域综合发展,形成高端山地温泉度假集聚区。
重点项目:大佛景区配套工程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1000个房间)、温泉中心和尧山索道。国际旅游机场项目。国际标准会展中心项目。大佛—尧山轻轨交通项目。室外温泉区项目。旅游风情小镇项目。沙河综合治理项目。演艺项目。五星级酒店托管项目。温泉中心项目。度假别墅、停车场等建设项目。
六)信阳鸡公山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综合改革试验型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建设重点项目,积极围绕旅游服务配套餐饮住宿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实现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并通过辐射效应带动集聚区其他区域旅游服务产业发展。
重点项目:鸡公山·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项目。中国国际山地休闲度假实验区。鸡公山影视基地(万国文化小镇)、东方文化娱乐城和海洋馆项目。灵山休闲养生基地项目。
七)许昌鄢陵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以生态休闲和温泉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以花木生态旅游和温泉度假旅游为主题,完善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设施,构建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居结合的大型旅游休闲聚集空间。
重点项目:花都温泉项目。高档汽车露营地项目。医疗养生基地项目。现代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区项目。高档养生基地项目。
八)永城芒砀山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集文化观光、参与体验、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主题型旅游集聚区。
发展思路:完善旅游产业服务配套设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扩大旅游集聚区的综合产出。
重点项目:永城旅游文化产业园区芒砀山区域建设项目;五星级主题酒店项目;永城乐酷国际水上滑板俱乐部;芒砀山旅游小镇。永城薛湖—陈集采煤沉陷区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包括休闲度假生态湖、植物王国主题生态园、六世吉祥五星级度假主题酒店项目。续建项目:包括芒砀山汉文化博物馆景点、文圣园景区、芒砀山汉风旅游服务步行街、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景区、永城市生态湖旅游景区三期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芒砀山旅游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自来水厂、天然气供气工程,以及郑徐高铁连接芒山镇区、旅游区的市政道路、绿化、给排水、污水管网、电力通讯管网工程。
九)驻马店嵖岈山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以山地度假和休闲农业为特色的旅游集聚区。发展思路:完善旅游产业链,推进集聚区内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种植农业和采摘农业方向发展,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适度发展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旅游地产。
重点项目:嵖岈山风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嵖岈山温泉小镇项目。中国遂平农村暨青少年题材影视基地建设项目。凤鸣谷景区综合开发项目。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后续项目:包括西部山区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遂景道路升级改造、集聚区环线道路、黑龙潭综合开发、嵖岈山温泉小镇等。
十)南阳卧龙岗旅游集聚区目标定位:文化创意型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发挥文化资源集聚效应,强化卧龙岗与白河两岸休闲带和南水北调生态休闲带的空间互通和业态互补,积极发展旅游文化、汉画文化创意、楚韵汉风影视演艺创意、民间工艺品创意、文化地产等产业,辅助配套餐饮、住宿、购物等要素,打造文化旅游完整产业链,形成文化氛围浓郁、绿地清水相间、生态环境优美、服务配套完善的新型中心城市旅游区。
重点项目:卧龙岗人文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工程。武侯祠文化内涵挖掘和体验休闲功能拓展项目。汉画馆及附属设施扩容增建项目。南都创意谷开发项目。躬耕天下园项目。卧龙古镇历史文化街区配套和游客集散服务配套项目。白河休闲带综合开发项目。
三、发展旅游度假区
一)黄河小浪底旅游度假区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为中心,依托仰韶文化、河洛文化发源地和沿黄自然山水景观,在西至三门峡、东到小浪底之间的河段区域内,打造滨河休闲度假旅游带,形成南有长江三峡、北有黄河小浪底,南北呼应、江河争辉的中国江河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大各河段湿地生态保护力度,增强生物多样性。适度发展水上游乐项目,加快建设沿黄旅游快速通道,配套完善生态码头、生态停车场、生态旅游步道等基础设施。重点在天鹅湖、西霞院、黄河三峡、高阳山、黄鹿山等地布局建设一批沿黄旅游度假区。
二)伏牛山旅游度假区整合以西峡、内乡、南召、嵩县、栾川为主体的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景观资源,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构造独特性优势,打造中国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以大伏牛山山地度假品牌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进一步完善大伏牛山地区以交通环线、游客服务中心、自驾车营地、旅游标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打破行政区划,差异化打造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域,重点培育以西峡、内乡、淅川为主体的伏牛山南麓,以嵩县、栾川、卢氏为主体的伏牛山北麓,以鲁山、南召、汝州为主体的伏牛山东麓三个核心区域。伏牛山南麓区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