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11-06
你好,
注销
登录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市政府
政务公开
解读回应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福州
市 长
吴贤德
副市长
张定锋
林治良
王锡章
孙晓岚
郑鸿
赵明正
梁栋
党组成员
张帆
秘书长
许剑锋
领导活动
重大会议信息
市政府机构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公报
政府信息公开
最新文件
政府公报
政府工作报告
人事信息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数据开放
专题专栏
政策文件库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
回应关切
本市政策解读
福建省政策解读
国家政策解读
新闻发布会
个人办事
法人办事
便民服务导图
12345便民服务平台
在线访谈
网上调查
民意征集
决策预公开
智能问答
用户留言情况分析
互动知识库
历史搜索:
热门搜索:
长者模式
退出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工作进展
鼓楼区政务公开工作好经验
日期:2024-11-0616:11
来源:鼓楼区人民政府
_
_
_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相关解读:
一、政务公开工作情况
近年来,鼓楼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务公开的重要讲话精神、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提质增效。
1.坚持规范建设、高效协同,四级联动一体推进。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以制度安排把政务公开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构建区、部门、街镇、社区四级联动机制,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部署推进“数字政府门户”建设,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协调推进具体工作。二是压紧压实责任。全面梳理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职责,编制形成基层政务公开24个领域标准目录,包含137个一级事项,920个二级事项;开设35个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题,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落实信息公开分级责任制,区直部门至少确定1名专职人员,各街镇至少配备1-2名工作人员,统筹开展各项工作,并指导社区做好居务公开工作。三是加强培训考核。定期开展政务公开专题辅导培训,用好考核“指挥棒”,将政务公开纳入全区年度绩效考核察访核验,建立预警约谈机制和追责机制。
2.坚持突出重点、多元融合,线上线下同步并行。一是规范线上建设。打造集“政务公开、解读回应、办事服务、政民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府门户网站,实现全省绩效考核十四连冠。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重点任务,2023年累计发布政务信息12092篇;聚焦政策规范性文件、重大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等11个领域,主动公开信息367条次,受理依申请公开109件。二是升级线下专区。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和十街镇线下服务专区展示政务公开二维码矩阵,配备电子智能屏便于群众自助查询政务公开信息,提供政府信息查询、信息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答复等各项服务,营造良好氛围。三是融合应用服务。在门户网站推出公共企事业等10类主题服务,在线预约、查询、办理、报名等4类便民服务,融合文体旅活动日历、便民服务政务地图等近20项数据应用,为群众提供沉浸式、情景式服务。
3.坚持数字赋能、创新驱动,双向交互多方参与。一是提升政府网站凸显智慧办。发挥“数字鼓楼”先发优势,以数字化牵引政务公开工作。拓展“政务公开+”模式应用场景,开发智能机器人“小鼓”,提供24小时问答服务,实现“搜索即服务”。二是实现线下专区自助办。公开全区116项便民服务事项清单,链接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平台,拓展自助服务,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将高频事项制作为“办事二维码”,办事群众只要“扫一扫”办理事项就“明白了”。三是开创政务新媒体掌上办。创新“政务公开+公众号”模式,打造“家在鼓楼一网两微多平台”全媒体矩阵,“鼓楼社区幸福通”公众号实名认证达37万人,“家在鼓楼”微信公众号2023年总阅读量超8782万,获福建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县域微信榜年度总冠军。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鼓楼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健全优化政务公开机制、更好发挥政务公开作用、提升政务公开质效等方面,打好“三抓三促”组合拳,以高质量政务公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抓公开、促落实,做好主动公开,促进政策落实。把政策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中之重,加强政策集中发布、精准推送、高效实施,确保企业和群众用足用好政策,切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一是强化政策集中公开。依托区政府门户网站,完善“政府文件库”,升级“惠企政策”等专栏建设。严格做好公文公开属性认定和发布审查工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监管,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公平均等的政策依据。二是提升政策解读质效。丰富解读形式,采用短视频、案例、H5等方式多样化解读,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确保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三是加强政策发布平台建设。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家在鼓楼”“鼓楼社区幸福通”等政务账号受众面广、传播力强的优势,做大做强做优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协同发声的全媒体矩阵。
2.抓公开、促服务,深化互联互通,优化政务服务。坚持用户思维,把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作为政务公开的关键一环,用政务的“公开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发展指数”。一是丰富政民互动。联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线处置”平台等,综合分析研判用户留言情况,精准把握咨询投诉重点领域,挖掘潜在需求,推动政务公开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二是畅通政企互动。加强涉及扩大有效投资的信息公开,优化“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专栏建设,以积极主动的政策公开推动扩大有效投资。结合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会等,畅通政策咨询渠道,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是突出数智赋能。结合鼓楼智算中心、“城市+AI”应用场景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政务公开工作。
3.抓公开、促监督,严格依法公开,强化监督管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严格履行信息公开或公众参与程序,听民意、聚民智,开门问策、广开言路,有效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一是引导多方参与。深化运用“两会一员”机制,让群众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政府工作情况,更好参与和监督政府工作。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完善引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依申请公开答复合法性审查工作。针对公开申请较为集中的工作领域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建立健全部门联合会商机制。三是加强平台监管。强化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监管,在做好“应公开尽公开”的同时,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点。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