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淮南市 > 正文

聚力民生实事增进百姓福祉

日期:2025/2/20 9:51:55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12-23

2024年,淮南市民政局紧紧围绕“聚力民生实事增进百姓福祉”这一核心主题,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实践“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宗旨,稳步推动各项民生实事的实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特殊群体,确保民生保障底线

淮南市全面建立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增加民生资金投入,逐步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淮南市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6元,集中养育和散居孤儿月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1700元和1300元,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同比增长28.7%。全年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发放保障金8.4亿元;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资金2349万元;为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8423万元。

及时发放救助补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重要指示精神,为3.7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3746万元。根据淮南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12.1万名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26万元。

持续做好有效衔接。淮南市遵循“四个不摘”要求,确保兜底保障政策的持续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重点摸排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低保对象或特困人员,为临时遇困人员提供救助。目前,11359名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已纳入民政保障范围,其中今年新识别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405人。

——提供优质服务,关注群众切身利益

淮南市聚焦“一老一小”“一婚一丧”等社会热点,持续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上采取有力措施。

细化儿童服务帮扶。符合条件的无人抚养儿童每年获得1万元助学金,为全省最高标准。争取资金750万元,政府购买服务开展“护童成长”等项目,入选全省优秀案例。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线上线下筹款40余万元,支持康复训练。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支持57家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建设16个县区级供养服务机构。投资近千万元,建成6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安排500余万元完成263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工作连续2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深化婚丧服务改革。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福彩公益金、政府资金等1.5亿元用于城乡公益性公墓和殡仪馆等设施建设。为困难群众减免殡葬服务费403万元。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办理23249对。八公山区、寿县、大通区成为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

——创新工作方法,满足群众多元救助需求

淮南市紧贴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工作中创新方法和举措,积极回应群众的多元需求。

在办理机制上求“新”。淮南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分类审核确认”机制,困难群众仅需提交一次申请材料,社会救助机构依据其家庭经济状况,分类审核确认为特困、低保等保障对象。通过新机制已纳入9022名低收入人员,并为674人办理了相关补贴和救助。

在服务模式上求“新”。淮南市投入资金94万元,为特困人员购买住院护理保险,引入“等值服务模式”,在特困人员住院时由保险公司提供照料护理服务,在解决特困人员住院护理难题的同时,保证了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

在救助力量上求“新”。淮南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成立1112个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每个互助社具备3万元启动资金,其中村集体经济和社会捐赠资金2万元。截至目前,为359人次发放救助金17.959万元。

在慈善救助上求“新”。淮南市按照市民政局部署,各县区民政局、慈善协会对属地符合救助条件的重大疾病困难患者进行了摸排,确定了9名血友病困难患者和48名恶性肿瘤、心脏大血管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大疾病困难患者作为救助对象,全年共发放救助资金17.1万元。(丁纯辉记者赵中坤)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