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海拉尔区 > 正文

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8日及永乾)

日期:2024/9/1 19:20:39 浏览:

风电等项目建成并网,推动牙克石市、鄂伦春旗抽水蓄能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积极争取第三批国家新能源基地项目,力争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三)创新引领增动能,全面塑造核心竞争新优势。更加注重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协调推进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着力破解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为推进现代化建设蓄势赋能。

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引领。接续加大科技投入,市本级科技专项资金增长20%以上,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实施创新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培育2家科技领军企业,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00家,新增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企业9家。主攻种业振兴、装备制造、草牧业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级项目20个以上。加快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智能农机高寒测试基地建设,新增7家自治区级以上平台载体和科技服务机构。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订单式”培养,实施“工匠班”计划,加快建设呼伦贝尔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培养更多服务呼伦贝尔高质量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拓宽渠道引进外来人才,真心实意创优人才环境“生态圈”,完善薪酬待遇、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保障措施,让一流人才获得一流待遇,让呼伦贝尔“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承接好679项自治区下放事项,实施跨部门综合监管,实现350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115项“一件事一次办”,让群众和企业不求人、好办事;提升12345热线政务服务水平,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发力支持实体经济,全力推动都成矿业今年上市,启动农垦集团、瑞丰公司上市计划,力争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计划,“一企一策”推动市管国企提质增效,发挥农垦集团资源集聚效应,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做大做强城投、水投、文旅投等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和绩效考核力度,完善“会计核算+薪酬自主”考核机制,推动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实现翻倍增长,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贡献度。深化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城镇存量用地,推行国有建设用地作价出资、入股,有效激活土地资源资产价值。精心组织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三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聚焦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利用独特区位优势,全力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优化提升满洲里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功能,全力支持满洲里国际陆港建设,实施通道能力补强工程和通关效率提升行动,促进中欧班列扩容增量,让满洲里口岸枢纽作用更加彰显。积极推动“海-拉-黑-普”跨境铁路及黑山头铁路口岸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额布都格口岸进口矿产资源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实现一季度边境陆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全年口岸货运量实现大幅提升。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深化与俄蒙、欧洲腹地等国家合作,推动经贸对象向日韩等国家拓展,启动呼伦贝尔国际陆港建设,支持岭东食用菌出口基地、中(蒙)医药服务贸易出口基地建设,推行“口岸+”模式,推动口岸与文旅、农牧、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完善落地经济体系,实现口岸与腹地联动发展。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

(四)统筹区域聚合力,融合构筑协调联动新格局。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加强政策引导、畅通要素流动、深化产城融合,构筑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全域联动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打造宜居宜业、韧性包容、便捷智慧城市,全面实施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规划,加快海拉尔区建设五道街、望城路南段和鄂温克旗维纳河路建设。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165个、17941户,投资18.8亿元,实施131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全力推动阿荣旗、新左旗、鄂伦春旗等地区供热稳健运营,持续完善燃气、供水、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着力在细微之处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开展城市体检工作,逐步解决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海拉尔区三角地商业街停车难问题,完成中心城区120座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加快新能源公交车替代,推进三级智慧化城管平台互联互通,继续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让设施更加完善、城市更有品质。

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用足用好京蒙协作机制,培育壮大农村牧区特色优势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深化农牧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加快示范家庭农牧场创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100个。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新建改建农牧林区公路550公里,加快鄂温克旗乡村振兴供热供水管网一期建设,全力推进农牧林区通信网络建设,新建5G基站1000个,苏木乡镇和主要交通干线5G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建4G基站41个,嘎查村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新增168个嘎查村寄递物流点,基本实现农村牧区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认真执行《呼伦贝尔市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管理条例》,深化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扩建14处农村牧区集中供水工程,改造4508个农村牧区户厕,完成9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聚焦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构建“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和监测网络。按照中心城区、口岸城市、岭东、岭西、岭上等区域发展布局,发挥各自特色优势,科学定位区域分工,避免产业趋同化、同质化,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提高中心城区产业辐射能力、重点县域城镇引导能力,强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域内统筹布局,带动周边农村牧区发展,逐步在县域内打破城乡界限,把县域打造成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形成各地主动作为、资源有效整合、产城紧密融合、要素充分流动、特色愈发彰显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四是加快建设高品质园区。按照打造生态优先示范区、转型发展创新区、集约集聚引领区、营商环境样板区“四区”定位,充分发挥呼伦贝尔经开区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持续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强化智慧园区平台运行维护,力争完成化工集中区认定,加快推动牧机制造、储能电站、新能源基地及标准化厂房、综合管网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满洲里化工集中区和阿荣旗产业园化工园区认定,推进牙克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巩固园区优化整合成果,深化“区域评估+标准地”模式,全面提升园区亩均效益,加快园区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探索市域“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飞地”利益分配机制,推动根河市、新左旗、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等地区在“飞地经济”上实现破题,动态优化“飞地经济”政策,推动旗市区间“应飞尽飞”,走出一条“市域统筹、区域协作、抱团发展”新路子。

(五)系统施治抓集约,持续开创内涵发展新境界。树牢“节约就是效益、减损就是增收”理念,持续在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上下功夫,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一是加快产业链式发展。聚焦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实行“双链长制”,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共同担任链长,全力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推动玉米、大豆、马铃薯产业延链强链,支持东北阜丰、齐鲁制药等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大豆主产区延长产业链,加快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引进淀粉类和主食类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力争玉米、大豆、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亿元左右。推动肉牛肉羊产业优链精链,打造牧区农区养殖产业带,推进标准化基地和加工园区建设,力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30亿元左右。做大做强奶业产业链,以阿荣旗为核心,辐射岭东各旗市,支持伊利乳业、塞尚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左右。做大做强农牧业机械产业链,支持华德、蒙拓、瑞丰等农牧机械制造扩能升级,推动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迈入国内领先水平。做大做精林下产业链,推行“林+药+果+菌+草+禽畜”种养殖模式,新增中草药3万亩、红松林1.5万亩,改造榛子林3万亩,扶持2家龙头企业,带动投资3亿元,全力打造大兴安岭沿线地区林下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培育壮大生物制药产业链,完善中草药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支持松鹿制药、天利原等企业发展,培育引进“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亿元左右。做优做精文化旅游产业链,坚持文旅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加快文旅、体旅、农旅、林旅、科旅、康旅等深度融合,持续放大“一业兴、百业旺”乘数效应,把文化旅游打造成呼伦贝尔最具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

二是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坚持盘活存量、严控浪费,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加快处置开发区“僵尸企业”“僵尸项目”,力争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700亩、处置闲置土地1500亩,盘活销号所有“半拉子”工程。扎实做好“节地、节水、节能、节粮”四篇文章,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控城镇开发边界,有效利用农牧林区闲置宅基地,加快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呼伦贝尔市地下水生态保护规划》,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再生水利用和城镇节水降损,力争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7.5%;全面实施用能预算管理,开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粮食节约行动,推广先进节种播种和高效收获机械,加强粮食存储环节减损能力建设,加快节约高效储粮装具替代,提高粮食有效转化率,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坚决遏制粮食浪费。

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政治责任,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突出抓好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投资2.7亿元,完成15个保护治理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深入推进林(草)长制、河(湖)长制,加快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改良修复、退牧还草等工程,治理450条侵蚀沟,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稳定,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持续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全面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落实,争创全区整改正面典型。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认真执行“三线一单”管控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我们将以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把呼伦贝尔绿色家底攒得更足、生态屏障筑得更牢。

(六)聚焦民生强保障,不断增进各族群众新福祉。坚持人民至上,围绕群众所急所困所盼,千方百计纾困解难,想方设法办好民生实事,齐心协力加油干、共同奔向好日子。

一是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完善和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就业促进“五大行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每个旗市区至少建设1处零工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创业园孵化基地规范建设,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00万元以上。开展欠薪预防整治专项行动,全力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提升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3.04万人。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统筹做好城乡低保、特困、孤儿供养群体等兜底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诚信建设】联动解纷及时止损09-01

    来源时间为:2024-08-29近日,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人民政府袁慧书记、杭锦旗公安局独贵塔拉镇派出所金宝所长、沿河地区中心人民法庭庭长单志敏以及杭锦旗独贵塔拉镇……

  • 以多元共治促推更高水平社会治理09-01

    来源时间为:2024-08-28——乌审旗人民法院2024年以来多元解纷工作综述近年来,乌审旗人民法院与各级机关协同联动,强化多元共治,有力促进了基层依法治理和……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发展特色果蔬壮大集体经济09-01

    来源时间为:2024-08-29时下,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广林村占地120亩的温室大棚内,一个个瓜形匀称、纹路清晰的哈密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在距……

  • 诚信鄂尔多斯丨伊旗金霍洛旗:“四连招”创优诚信伊09-01

    来源时间为:2024-08-31伊旗金霍洛旗:“四连招”创优诚信伊金霍洛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以政务诚信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推动伊金霍洛旗“诚信政府”品……

  • 乌拉特中旗:一镇一品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09-0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按照“一镇一品”产业发展思路,抓典型、创品牌、拓市场,因地制宜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