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按照“一镇一品”产业发展思路,抓典型、创品牌、拓市场,因地制宜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全力促进农牧领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断激活发展动力。
做大做强辣椒产业
近日,在德岭山镇四义堂村辣椒种植基地,一串串辣椒缀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基地今年种植了1700亩地的辣椒(芜湖椒600亩,千斤红1100亩),芜湖椒以鲜椒出售,主要是销售到河南、浙江、上海等地。
采摘辣椒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德岭山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大力发展辣椒种植产业。从最简单的辣椒种植到辣椒精深加工,辣椒产业风生水起,短短几年的时间,辣椒已经成为该镇一张亮丽名片。据了解,2023年德岭山镇全镇辣椒种植面积2.26万亩,以朝天椒和酱用椒为主,辣椒总产量约6.2万吨,2024年扩大种植面积至3万亩。
火红的辣椒
迎着丰收的喜悦,德岭山镇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利用“一镇一品”发展契机,全力创建德岭山镇义堂红辣椒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围绕种质建库、种苗繁育、田间植保、耕采机械、仓储转运、初深加工等十大环节进行布局。该镇坚持“企业引领、政府支持、合作社(农户)参与”的原则,整合龙头公司的市场和资金优势、党组织的组织和基地优势、种植能手的技术优势,全力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德岭山镇立足辣椒特色产业和“义堂红”品牌,深入推进育苗拱棚,建设高标准玻璃育苗棚、日光温室、辣椒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现育苗、管理、采收全程保障,逐步推动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全覆盖。
小辣椒成就大产业。下一步,德岭山镇将继续做大做强辣椒产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提升辣椒附加值,打响品牌效应,让小辣椒真正蹚出一条新兴产业路,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沙漠之舟”变身“产业之舟”
在甘其毛都镇图古日格嘎查丝路红驼托管所里,一峰峰骆驼膘肥体壮正在安心地吃着草料。挤奶圈里,专职的挤奶工人将吃饱喝足的母驼拉进挤奶通道,操作机器挤奶,将新鲜的驼奶吸入奶罐。
甘其毛都镇地形属于戈壁高原,长期以来,受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影响,牧民的增收途径受到限制。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甘其毛都镇深入挖掘特色红驼产业和文化资源,通过政企共建,支部领办的模式发展集驼托管养殖、驼育种繁殖、驼产品加工、驼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骆驼产业。
为加快实现骆驼产业链形成,甘其毛都镇积极推进“丝路红驼”文化产业园项目,打造牧文旅融合发展的“丝路红驼”品牌。
据了解,“丝路红驼”文化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占地840亩,分三期建设,建设周期为3年,计划2026年底全部建成。产业园布局“驼产品加工区”“驼竞技游览区”“红驼繁育区”“汽车露营区”四大功能区,构建丝路红驼产业园+文化产业景观走廊+丝路红驼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即“一园一廊一平台”)的发展体系,打造集红驼育种繁育、驼产品精深加工、驼文创产业集聚、驼文旅产业融合为一体的“一镇一品”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1079万元,已建成驼托管养殖所、驼肉干加工厂、驼奶加工厂、驼奶收集站、驼文化展馆。今年7月,巴彦淖尔市第一家驼肉干品鉴店正式开业,肉干品鉴店是甘其毛都驼肉加工厂的延伸项目。品鉴店的开业,标志着甘其毛都镇丝路红驼产业发展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海流图智慧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新忽热“芯小羊”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巴音乌兰乌拉特“枣骝马”产业示范园……目前乌拉特中旗一批主导产业突出、标准化程度高、持续发展能力强、带动农牧民增收效果显著的富有本土特色的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正在不断涌现,“一镇一品”的新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带动全旗农牧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菊娜杨洋萨仁吴若彤)
编辑:李晓艳初审:辛一终审:史万枝
来源:乌拉特中旗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任丽华]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