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含山县 > 正文

沪市上市公司公告(5月27日)

日期:2025/10/6 14:33:44 浏览: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其营收为24.00亿元,同比增长50.76%,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

然而,高成长与高投入并存。在5月26日的业绩交流会上,海光信息总经理沙超群回答经济观察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重组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本基础”,并能“通过规模效应增厚利润,实现上市公司提质增效”。这间接点出了海光信息对更强资本平台和更稳定利润来源的诉求。

对中科曙光而言,作为HpC领域的“老兵”,这家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31.48亿元,同比下降8.40%,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4.10%;进入2025年一季度,其营收为25.86亿元,同比增长4.34%,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30.79%。

财务数据的差强人意,意味着对于中科曙光而言,确保上游核心CpU、DCU的稳定供应与成本可控,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并进一步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渗透,是其在AI时代巩固并提升行业地位的关键。

在5月26日的业绩交流会上,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在回答经济观察报记者提问时,点明了此次双方合并的决策背景:“当前我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为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进行整合,将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全面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他同时强调称,双方将“聚集核心优势力量共同投入到高端芯片及解决方案研发”。

“‘产业链整合’是理解此次并购的关键词。海光的CpU、DCU是‘大脑’,曙光的服务器、存储、HpC系统乃至液冷技术和云计算解决方案是‘躯干’和‘生态’。两者结合,意味着从底层芯片设计到上层系统应用和服务的垂直一体化能力得到空前强化。在当前强调供应链安全和核心技术自主的背景下,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一位长期跟踪半导体产业的私募研究员向记者如是表示。

算力“航母”

如后续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能够顺利合并,那么,一个体量空前的国产算力“航母”将会正式出水。

“合并后的公司体量扩大、业务前景广泛,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将会得到较大提升。”在5月26日的业绩交流会上,沙超群对此抱有明确预期。

以2024年数据计算,二者合并后的新公司的营收规模或将超过220亿元,研发投入合计超过60亿元。这不仅仅是数字的相加,更意味着一个拥有从核心芯片设计,到整机系统制造,再到行业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能力的算力巨头的诞生。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合并,将加大其在整机和解决方案层面的市场竞争力,也将侧面推动国产芯片行业进一步走向成熟和集中。”一家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的董事长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更是如此。对此,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合并“有利于实现国内AI产业优势企业资源的深度融合,能够聚集产业中核心优势力量共同投入到AI全栈解决方案研发,化零为整地拓展AI全栈能力。”他同时认为,“这也将是我国AI算力产业‘补短板、锻长板’的有益尝试。”

“补短板、锻长板”,这几个字被海光信息总经理沙超群和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在业绩交流会共同提及。

合并后的新实体,凭借其在CpU、DCU以及HpC领域的全栈能力,将在国家“东数西算”、智算中心建设,以及历军特别提及的“政务、金融、通信、能源等关键行业”国产化替代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

在资本市场层面,作为新《重组办法》发布后的首单A股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案,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此次战略重组,也被市场人士视为政策鼓励战略性并购重组的一个积极信号。

但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除了关注交易本身的公平性,更重要的是合并后能否真正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对此,中科曙光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翁启南在业绩交流会上回应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时表示,“如重组推进顺利,将大大降低目前双方资源重复配置、跨主体关联交易等企业管理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增厚股东回报”。

然而,对于此次重组的前景,沙超群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比较审慎:“本次重组尚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决策程序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任何如此体量的两家公司合并,尤其是在技术和市场都快速迭代的半导体领域,投后整合始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对于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的此次战略重组,一位长期关注科技产业的券商分析师亦向记者表示,“企业文化、团队磨合、技术路线的统一以及市场渠道的重新梳理,这些都是摆在新管理层面前的现实考验。能否真正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还有待观察。”

同仁堂:苏合香丸获得加拿大产品注册

5月26日,同仁堂公告称,公司分支机构同仁堂制药厂收到加拿大卫生部核准签发的《产品许可证(三类)》,苏合香丸获得加拿大产品注册。但该产品若拟在加拿大销售,后续还需完成包括但不限于对生产场地的加拿大生产质量体系认证等行政审批事项,该等审批可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本次获批事宜对公司近期经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药品说明书显示,同仁堂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主要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在国内属于处方药。截至公告日,同仁堂制药厂就苏合香丸的研发投入累计约305万元。

2024年,同仁堂制药厂的养阴清肺丸、时疫清瘟丸已获得加拿大产品注册,

正裕工业:控股子公司拟360万美元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

5月26日,正裕工业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芜湖荣基密封系统有限公司拟在泰国设立新的生产基地,投资总额360万美元,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进展分阶段实施建设。该投资事项已通过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投资风险包括不能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管理运营和市场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等。

新增矿储超93%!北部湾港集团旗下佛子公司找矿实现重大突破

近日,北部湾港(000582)集团旗下华锡有色(600301)发布公告:此前佛子公司提交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佛子冲矿区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已顺利通过自治区矿产储量评审,并在广西自然资源厅完成备案。佛子公司在矿区内新发现矿体,并在原有矿体中勘探出规模扩大、厚度和品位变化的资源,铅锌矿石储量实现重大增长。此次备案后,佛子公司保有铅锌资源矿石储量达1093.3万吨,较2024年末披露的储量增长528.55万吨,增幅达93.59%。

在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背景下,有色金属作为支撑高端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华锡有色作为广西唯一的国有控股有色金属上市企业,深入贯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决策部署,聚焦有色金属产业链发展,依托地质勘查技术团队,加大深部找矿和“探边摸底”力度,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切实提升特色金属资源保障能力。

此次佛子公司新增的矿产储量,主要包括铅锌矿石和单体铜矿石。其中,锌矿主要用于蓄电池、镀锌钢材等制造领域,铜矿则是电力、电子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这些优质矿产资源的探明,为华锡有色抢抓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推动矿山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华锡有色将严格执行自治区“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的部署要求,坚持北部湾港集团“效益领先、新质赋能、协同增效、现金为王、风险稳控”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新材料及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研发投入,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华锡有色将以实干担当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重磅!隆基绿能李振国辞任总经理、法人

5月26日晚间,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李振国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辞任后将继续担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将专注带领团队聚焦光伏前沿技术攻关。

同时,当天公告表示,公司已于2025年5月2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的议案》,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同意聘任钟宝申先生兼任公司总经理。

隆基绿能表示,此次李振国选择辞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将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聚焦光伏前沿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转换效率,迅速将其转化为规模化的先进产能并在客户端推广应用,促进光伏度电成本的持续降低,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此前在2025年2月14日举行的隆基25周年主题演讲活动中,李振国表示,下一个25年,隆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就是让光伏这种绿电更便捷、更便利地使用,我们需要继续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需要拓展光伏的应用场景,需要让光伏和储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发展氢氨醇业务给光伏创造出离网的应用场景,拓展光伏的市场空间。同时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能源转型做出我们的贡献。

丽人丽妆:股东杭州灏月完成4.86亿元股份转让

丽人丽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股份协议转让的过户登记。杭州灏月于2025年4月29日与北京琳琅焕彩咨询合伙企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7038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57%)全部转让给琳琅焕彩,转让价格为6.9元/股,转让价款合计4.86亿元。琳琅焕彩已足额支付全部转让价款,且过户手续于2025年5月23日完成。权益变动前,杭州灏月持有7038万股,持股比例为17.57%;变动后,杭州灏月的持股数量降为0,琳琅焕彩的持股数量增至7038万股,持股比例同样为17.57%。此次股份转让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也不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民营造船第一股”,即将起航

5月26日晚间,*ST松发发布公告,宣布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取得重大进展,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新增股份已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成了登记手续,并取得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证券变更登记证明》。

在业界看来,*ST松发本次重组正是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有望为更多规范运作的上市公司筹划跨界并购提供参考。

据披露,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对象为中坤投资、恒能投资、苏州恒能和陈建华,发行价格为10.16元/股,数量为7.38亿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

具体来看,根据重组报告书,*ST松发拟以持有的截至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和经营性负债与中坤投资持有的恒力重工5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同时,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交易对方购买资产,具体包括向中坤投资购买上述重大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以及向苏州恒能、恒能投资、陈建华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恒力重工剩余50%的股权。此外,松发股份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

*ST松发拟通过置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相关资产,置入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资产,实现业务转型升级。本次拟置出资产评估值为5.13亿元,拟置入的恒力重工资产评估值为80.06亿元。*ST松发将借此变身“民营造船第一股”。

此前,*ST松发主要从事日用陶瓷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的经营及盈利面临较大压力。基于此,公司拟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通过重大资产置换,置入民营造船企业恒力重工,向造船行业全面转型升级。

据查,恒力重工主要从事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船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新接订单量位居行业前列。根据Clarksons(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