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湘潭市 > 正文

写在《湘潭市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品牌重点事项改革方案》出台之际

日期:2025/9/26 23:29:50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5-09-25

近日,中共湘潭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湘潭市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品牌重点事项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与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湘潭市创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一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这两份文件的出台,是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建设教育强市的需要,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湘潭市从此开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深化改革的需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改革方案》等文件的出台,顺应了深化改革的时代发展潮流。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2024年12月5日,中国共产党湘潭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要深化社会建设领域改革,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打造湘潭基础教育优质品牌。

根据2024年市委“打造湘潭基础教育优质品牌”调研成果汇报会及市委深改委相关会议审议意见,湘潭市确定了改革实施的原则,并将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品牌与创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统筹谋划、同步推进:通过3至5年时间,全市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明显成效,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办学活力全面激发,教育生态全面优化,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市教育局整合优化调研课题汇报会提出的改革事项,牵头起草并印发了《改革方案》,构建了湘潭市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品牌重点事项“1+6+1”改革框架。第一个“1”是总体改革方案,即《湘潭市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品牌重点事项改革方案》;“6”是6个重点事项改革实施方案;第二个“1”是1个任务清单,即《湘潭市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品牌重点事项改革年度任务清单》。

建设教育强市的需要

实践证明,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作为支撑和保障。基于此,湘潭市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市的奋斗目标。

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基础教育强省”。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教育强市”的明确目标。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殷切期望。

近年来,湘潭市基础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明显……

这些问题的解决、短板的补长,教育强市的稳步推进,都离不开改革与创新。比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优质品牌高中是教育强市的主要体现与重要支撑,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改革方案》对这两大块内容进行了重点部署。

全市遴选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普通高中基地校4所、义务教育基地校10所。市财政和湘潭县、湘乡市财政依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按生均经费上浮20%的标准连续3年重点支持推进湘钢一中、湘潭县一中、湘乡市一中、东山学校4所高中基地校建设。

将湘潭市一中、湘钢一中、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湘潭县一中、湘乡市一中、东山学校、韶山学校等学校列为全市优质品牌高中建设学校。市财政、教育筹措财政资金和社会教育基金,每年支持市直优质品牌高中建设学校100万元/所、县(市)优质品牌高中建设学校50万元/所,连续支持3年。县(市)财政、教育每年同比配套支持本级优质品牌高中建设学校50万元/所。市财政对建成的优质品牌高中学校每所奖励100万元。

市、县(市)两级教育基金会和各优质品牌高中建设学校积极发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校友会等社会力量捐赠教育基金,建立壮大奖教奖学“千万基金”,每所优质品牌高中建设学校力争3年内筹措教育基金过千万元。

“《改革方案》系列举措让人倍受鼓舞。今年暑假,湘钢一中修建了风雨连廊,改造了运动场地,修缮了学生宿舍,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朝‘二次创业’新征程稳步迈进。”湘钢一中党委书记卢学农对学校、对全市基础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建设教育强市,人才是基础。湘钢一中近年来千方百计引进优秀、突出的人才,有一定成果,但离目标还有一些差距,外流现象仍然严峻。《改革方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改革方案》的出台得到了湘潭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深化改革建设教育强市,不仅是破解湘潭市基础教育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提升湘潭市基础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还是服务湘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希望学校能开足艺体课,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发展,为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岳塘区滴水湖学校三年级一学生家长对基础教育提出了这样的期盼。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更加强烈。《改革方案》很好地回应了老百姓这一关切。

《改革方案》提出,通过3年时间打造湘潭基础教育优质品牌,推动教育强市建设:中小学校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提升到95%以上,基础教育综合质量进入全省前列;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湘潭样本”,建设3至5所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优质品牌高中;市、区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比如,在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农村学校生源不足与城区学校学位紧张的矛盾,以回应老百姓对教育公平、教育优质均衡的关切。《改革方案》提出了“促进市、区两级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提出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动将区属小学转型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将市直初中转型为完全中学,将市直完全中学转型为普通高中,增加市直普通高中学位”等系列创新性的实施举措。

“《改革方案》提出的改革措施,是破解当前教育管理体制中‘市、区二元分割’难题的一次大胆且必要的尝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学段衔接、促进特色发展,有利于激活教师队伍活力、促进专业成长。”市十六中教学副校长徐贵卿说。

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在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需求更加迫切的当下,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文/肖中华 贺艳芳)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