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积极搭建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专场招聘洽谈、云端直播带岗、入企走访解困、人力资源输出、政策信息推送等形式,常态化提供就业保障服务。开设“陈仓劳动就业”公众号,直播带岗77期,吸引超过574万人次观看。开展“百人助百企·人社在行动”访企稳岗行动,实现人才、企业、政策三方精准匹配。建成区零工市场、工会就业驿站,15分钟便民就业服务逐步向商圈、小区、乡村辐射延伸。
三是聚焦重点群体,确保就业态势向好。深入实施就业服务提质、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三项工程”,通过外出转移就业、载体吸纳就业、品牌带动就业、公岗兜底就业等措施,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妇女等群体就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稳定,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控在13.8万人以上,城镇年均新增就业6900人以上。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累计发放贴息贷款2.7亿元,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接续有力的就业新动能。
四是优化培训模式,提升市场竞争质量。健全完善技能培训工作机制,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1.05万人次参加了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美容美发、叉车驾驶等技能培训。坚持提质扩容并举,严格落实“减免缓降补”政策,落实“千企万户减负稳岗”责任,为1945户市场主体累计减免3257万元。鼓励“三园一区”企业、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释放更多就业岗位,逐步提升城乡就业者工作稳定性,提高收入。
五是坚持底线思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促进养老、失业、工伤参保扩面,以“小社保”护航“大民生”,从根本上解决劳动者“后顾之忧”。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持续深化农民工诉前维权133N工作联动、“三官一律”化解机制,全力解决欠薪问题。
下一步,区委、区政府将牢牢把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定位新使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让就业在陈仓更加可感可及,不断增强城乡群众幸福安全指数。
谢谢大家!
李刚:请继续提问。
群众新闻网记者:陈仓区作为宝鸡“东进”战略的核心区域,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始终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热点。在“十四五”期间,陈仓区通过哪些举措,来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
马小锋: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们区委常委、副区长王晓峰回答。
王晓峰: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十四五”以来,陈仓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实现了城市发展新跨越。
一是城市路网不断完善。东西畅南北通的市政路网基本形成。先后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85个,清溪、陈仓等渭河大桥相继建成通车,滨河北路、陇海北路等城市东西主干道路建成投用。物流二路、虢亚路等21条“断头路”“瓶颈路”打通,港务大道、东西大街等19条市政道路完成提升改造,市区公交一体化改造完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二是城市功能加速拓展。虢镇火车站站前广场、体育运动公园建成投用,动集动车组列车开行,千年虢镇跨入了“动车时代”。建成物流一路等16个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100个。实施虢镇大道东片区等3个排水防涝项目,铺设雨水管网9公里,改造地下雨污排水管网19条30公里。虢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容项目建成投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周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工运行,城市承载力不断增强。
三是居住环境持续改善。铂悦府、蓝光长岛城等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投用,世苑国际等6个“保交楼”项目全部建成,4081套住房全部交付业主。陆港新城小区720套公租房建成分配入住。虢镇中街等127个老旧小区2.6万户燃气管网改造完成,城区5G覆盖率提升至98%,城市生活更加宜居。
四是城市品质显著提升。聚焦主次干道等重点管理区域,设置7处便民摊群点,创建8条示范管理路街,实现规范管理与便民服务相统一。新建改造公厕14座,新增垃圾收集屋15座、分类亭50座;投运垃圾车255辆。新建改造13个口袋公园街头绿地,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实施渭河滩区生态治理,建设观光走廊,增设健身设施,形成“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新景观,城市书房、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建成投用,城市品位得到彰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民生需求,强化项目管理、资金保障,推动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为市民创造更加优美、便捷、宜居的城市环境。
谢谢大家!
李刚:请继续提问。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十四五”以来,陈仓区是如何加快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聚焦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马小锋: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们副区长杜石磊回答。
杜石磊: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十四五”以来,陈仓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实际,响应群众期盼,聚焦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目标任务,精准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1358”战略,全区教育工作呈现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网点布局更加优化、队伍素质更加过硬、教学成效全面提质、发展体系更加健全的良好态势。
一是实施队伍建设“雁阵”行动,教师素质持续提升。健全能上能下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发挥校园长“头雁”效应,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参与率达到15%,激发校长教师干事创业热情。持续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建立区内教师走教制度,完善骨干教师双向交流机制,“十四五”以来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145人、学科带头人15人。
二是实施学生发展“强基”行动,五育并举成效突出。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常态化机制,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依托“三个课堂”,打造科技、艺术、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生社团5大类、70多项。建成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3所,省市级中小学研学基地4个,打造全市首个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三是实施质量建设“振兴”行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出台《教育教学教研管理考核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联盟推动陈仓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各学段各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创建市级“作业革命”示范校21所,“宝鸡好课堂”示范校6所,建设省级学科课程基地3个。组建组团式教育新联盟14个,教育集团4个,与全国名校自主联盟33个,破解薄弱校发展难题。支持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52%,4名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决赛中获铜奖。深化新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成绩稳中有进,中考实现高分段学生和总平均分双提升。
四是实施育人环境“提质”行动,办学“硬实力”全面提升。优化网点布局规划,建立消除“大校额、大班额”长效机制,撤并中小学校20所,新建及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成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6所。累计投资2.75亿元,实施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改提计划”、操场软化改造和校舍维修项目,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全区教育承载力全面提升。
五是实施家校社会“护苗”行动,协同育人水平持续提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配齐配强专兼职校医和心理健康教师,学生心理问题逐年下降。推动完善家校社(村)衔接配合机制,建设各级“家长学校”59所。理顺校外培训机构分类归口管理机制,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88%。发挥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护苗工作站”建设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陈仓区将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和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为目标,以实施“三抓三优”行动为抓手,奋力打造教育强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陈仓教育的满意度。
谢谢大家!
李刚: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的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感谢马小锋区长和三位发布人,感谢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媒体记者朋友们,也感谢所有工作人员。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朋友们,再见!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