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微风轻拂,南陵县家发镇联三村板石岭的“岭上云间”漫甜糖水铺里坐满了年轻游客。一碗桂花糯米糖水清甜解暑,搭配刚出炉的法式小蛋糕,成了乡村午后最惬意的打开方式。如今,这样藏于竹海与桂林的糖水铺悄然兴起,润滑香浓的甜水香气中,藏着城市对乡村的好奇,藏着慢生活对快节奏的消解,也藏着一种更深的提问:乡村的新故事,能否从一碗甜水开始?
“这里山泉很甜,桂花、板栗都是现成的,加上小时候妈妈教的手艺,有着这里独特的味道。”“漫甜”糖水铺的主理人汪玲回忆道,“记得前几年,一家人来这里旅游,古桂、山水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板石岭便一直念念不忘。”不同于城市甜品店的精致复杂,这家糖水铺主打“土味”,作为板石岭的新村民,她对“本地食材”巧妙运用,菜单上便透着浓浓的“板石岭印记”:用山间野蜜调制的蜂蜜柚子茶,以南陵大米熬煮的甜粥,撒上村头千年桂树桂花的桂花莲子桃胶……每一款糖水都与当地物产紧密相连,既降低了原料成本,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标签”,让游客在清甜中品味乡村特色,“漫甜”糖水铺试营业半个月来,日均接待游客超120人次。“在城市开甜品店需要配备很多设备,成本也很高,而乡村的烟火气,有着独特而迷人的特色,看到招募新村民的公告,想了好久,我确定这就是我要过的生活。”汪玲说道。
如今,糖水铺成为乡村“慢消费”场景的重要载体,在山水相依之处,为游客提供兼具养生价值与美味体验的糖水及轻食。“以前逛古居、拍风景,转一圈半个小时就腻了,现在喝碗糖水、尝块糕点,歇脚时听听古村故事,不知不觉一下午就过去了,很适合跟姐妹散心。”来自芜湖的游客徐珺雯笑道。
乡野糖水铺的兴起,不仅是个体创业的选择,更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漫甜”不只是一家糖水铺,更是家发镇乡村“新业态模板”一个代表。家发镇鼓励村民结合自家特长,开起更多“小而美”的店铺:板石岭首位咖啡主理人唐糖,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融入每一杯咖啡,为游客搭建感受田园浪漫的窗口;惠向梅精心打造的花园小院,成为乡村美学典范,吸引众多游客打卡;一场天然“剧场”——大草坪上聆听音乐会,游客们围坐在一起自助烧烤,欢声笑语为自然美景增添了人文意蕴……目前已有19位“新村民”扎根板石岭,带来资金与创意,盘活闲置资产,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传统与现代深度交融,催生丰富文化活动,村庄人气高涨,发展活力奔涌。
“乡村和城市不同,天上不会掉‘流量’,我们围绕文旅融合思路,深耕乡村特色资源,策划更多形式新颖、体验丰富的活动,提供爆点、加强引流、策划运营,才能把家乡推向更大的市场。”家发镇文旅办负责人张俊认为。
从一碗糖水到一片市场,从一杯咖啡到一种生活,各类“小而精”的产业在板石岭村出现,随着这样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家发镇的乡村不仅有山水之美、人文之韵,更有了烟火气里的生机与活力,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舌尖的清甜中,触摸到乡村发展的脉动。
图为家发镇新业态漫甜糖水铺。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