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5-08-18
72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156项高频事项做到“一次办成”;5家企业入选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标准化园区政务服务工作站通过验收;首宗“带方案出让”商业用地成功落地;24个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家、自治区宣传推广;乌达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荣获“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案例单位”称号……2025年以来,乌达区锚定“打造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目标,通过完善机制建设、升级服务效能、夯实法治保障、深化创新驱动等系统集成改革,探索出彰显乌达特色的营商环境优化新路径。
靠前精准服务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乌达区聚焦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服务前移,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易办、智办、快办”跃升。
——创新构建“一日双督+三级兜底”快速响应机制、“预警催办+专项通报”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进行及时跟踪督促落实,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上半年,12345平台共受理工单5523件,点对点跟踪1374件,协助单位化解积压工单2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26%。
——加大电子证照、证明材料、部门出具材料归集力度,截至目前,累计汇聚电子证照材料36类187741条,签章18187698条,签章率99.98%。依托政务平台推动结婚证、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跨部门应用,乌达区本级共有72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
——在乌达区一镇七办均建立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22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站办事场所,同时打造乌海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准化政务服务工作站,延伸覆盖“综合一窗受理”系统,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3个、分领域窗口3个,承接95项服务事项,推动实现“就地能办、一地可办”。
——联合各部门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以办事人视角深度体验审批环节,精准查找堵点、痛点,推动流程优化、服务升温。今年以来,举办“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3期,主动靠前服务企业109家,电话上门回访18家企业,共为39家企业办理87个事项,通过助老助残上门服务惠及群众100余人次,收到锦旗6面、感谢信2封,12345政务服务热线表扬3次,好评率持续保持在99.9%以上。
维护市场秩序
筑牢发展保障“硬支撑”
乌达区坚持问需于企,不断探索涉企纠纷化解新模式,积极开展涉企民商事案件专业化审判改革,全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乌达区人民法院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庭定位为专门服务开发区企业及住所地为乌达区企业的专业法庭,集中办理以企业为主体的一审民商事案件,为企业提供集诉讼指导、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等于一体的“一站式”诉讼服务,成为自治区首家涉企民商事专业化法庭,相关工作经验入选“2024年内蒙古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事)例”。
——设立乌海市首个知识产权法官工作站,树立“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司法理念,积极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尽量通过调解、和解等手段帮助企业化解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商事纠纷。同时,设立知识产权合议庭,高标准组建审判团队,配齐配强审判力量,全力为企业转型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已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0件,审结51件,结案率85%。
——从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区域合作联动、保障重点群体等方面集中发力,今年以来,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场,提供岗位3669个,线下参与群众4400人次,线上浏览量达3.2万余人次,现场达成意向1767人次。周边互动发布招聘信息17期,累计发布就业岗位4243个。采取“免审即享”方式为11家符合政策规定的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8万元。
——通过“以税促信、以信换贷、以贷促微”的良性循环,使纳税信用成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2025年上半年,乌达区“银税互动”平台新增注册企业185户,97家企业获得授信贷款总计7304.37万元。其中,A级纳税人占比27.84%,却拿下57.81%的额度,平均授信达160万元,充分体现“守信激励”导向。同步推出“信用修复助贷”服务,截至目前,共引导失信主体办理信用修复337条,帮助企业重塑诚信“金身”。
——今年5月,首宗“带方案出让”商业用地成功落地,市自然资源局乌达分局联合区住建局、人防办等多部门高效完成审批流程,一次性为乌海市万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颁发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5本证书,实现“五证齐发”新突破。
聚焦创新突破
打好转型升级“主动仗”
乌达区聚焦产业升级、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以政策激励点燃创新引擎,让创新活力在项目攻坚、企业转型中充分涌流。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需要,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今年以来赴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开展“敲门招商”7次,接待客商46批次,参加招商推介会等活动3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9个,引进到位资金19.71亿元;扎实做好外贸企业信用培育工作,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成为乌海市首家通过AEO认证的企业,标志着乌海市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开展工业企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强绿色工厂、节水型企业等绿色示范体系创建,持续推进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今年以来,乌达区4家企业入选自治区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4家企业获评节水型企业,3家企业创建为自治区级绿色工厂,3家企业创建为自治区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积极参与京蒙合作,今年以来,组织乌海市果紫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北京市“中泰美食及水果推荐会”活动;与北京市东城区签订教育帮扶合作协议,派出1名党总支书记、2名一线教师赴北京市第五中学等进行跟岗研修;成功与北京市普仁医院签订技术支持协议书,北京复兴医院、北京市普仁医院累计赴乌达区义诊6次,接诊患者132人。
乌达区将以向优而行的执着深耕营商环境,用钉钉子的韧劲破解发展难题,以实打实的举措筑牢服务基石,让这片土地既葆有红柳般的顽强活力,更成为企业扎根生长的优质沃土,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奋进道路上,续写沙退业兴的崭新篇章,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