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余杭区 > 正文

余杭居民:目前水不臭但仍变色严重信任危机待解

日期:2025/7/25 20:33:39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5-07-19

2025年7月16日,杭州余杭区仁和、良渚街道的居民们打开水龙头时,一股令人作呕的异味扑面而来。有人形容为“死老鼠味”,有人说是“化粪池味”。自来水烧开后,恶臭依旧存在,洗澡、煮饭、饮用都成了奢望。恐慌迅速蔓延,周边超市的矿泉水被抢购一空。

这场突如其来的“水危机”揭示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责任追溯问题。官方宣称水质正常,而居民切身体验到的却是异常。这究竟是技术失误还是信任崩塌的前兆?

事件爆发后,余杭环境水务集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于7月16日晚发布通报,声称已切换水源并冲洗管网,出厂水和主管网水质已于当日下午恢复正常。然而,大量居民持续反馈家中水质依然异常:前置过滤器流出的是黄水,肉眼可见的杂质令人心惊;棉柔巾包裹水龙头测试两小时后,棉柔巾上仍有深褐色沉淀物。这种“官方正常”与“居民异常”的矛盾,究竟谁在说谎?

水务部门的“正常”标准显然与民众的实际感受脱节。他们或许依据的是国家饮用水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硬性达标,认为出厂水和主管网合格即可。但对普通居民而言,“正常”意味着无色、无味、无杂质,是能够安心饮用的生命之源。当水龙头流出的是黄水、带有沉淀物甚至消毒水味时,即便官方检测数据“合格”,也无法消除居民直观的“异常”感受。

信任鸿沟加深还在于信息公开不足与回应机制滞后。事件初期,水务部门未能及时透明地公布异味产生的具体原因,仅以模糊说辞敷衍了事,对水质可能造成的健康影响避而不谈。在居民持续反馈问题时,官方的回应仍停留在强调“已恢复”和“排放存水”的层面,却缺乏对末梢管网和二次供水水箱污染源的主动调查与解释,更未及时提供详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这种信息不对称和被动回应加剧了民众对官方“掩盖真相”的怀疑,使得信任基础更加脆弱。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省委、省政府批准慈溪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07-25

    来源时间为:2024-11-09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省委、省政府批准慈溪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公告省委、省政府于近日批准,同意调整庵东镇管辖范围,将庵东镇双浦、越林……

  • 余姚检察公益诉讼守护姚江“母亲河”07-25

    来源时间为:2025-07-17本报记者王春本报通讯员吴骏刘义华“你看河水清澈多了,碧绿碧绿的。”近日,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姚江多条支流开展涉水公益诉……

  •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07-25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16〕6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城市总体……

  • 宁波宁海:农家庭院“刨金”引领乡村创富新风潮07-25

    7月19日,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举办农家庭院“刨金”行动成果发布会。现场,南溪村村民严铅娣手持咖啡杯自信推介,“住温泉民宿、品庭院咖啡、尝宁海烤洋芋,来了就是自家……

  • 13年!萧山这件事拿捏!07-25

    来源时间为:2025-06-28以“廉”之名,共赴年度之约。6月26日,2025年萧山区“廉政时评300秒”决赛如期举行。从首届的青涩探索到如今的“声”动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