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要向烟台学什么?发布日期:2019-07-1807:14信息来源: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浏览次数: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一个地方的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力量。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次考察学习的烟台五个区市,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都有新思路、新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烟台高新区:实施全员聘任,让干部能上能下——打破铁饭碗,激活新动能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八大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途径。烟台高新区在不突破上级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个数、编制总量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按照“大部制”管理思路,整合优化相关职能,组建了“大招商引资”“大经济运行”“大开发建设”等12个大部门,实现了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一类产业由一个部门负责,以权力的“减法”、服务的“加法”,真正激发市场活力的“乘法”。为进一步激发干部动力,烟台高新区实施档案封存、全员聘任、合同管理的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与此同时,打破行政事业、编制内外身份、资历辈分界限,实行全体重新竞聘、“双向选择”,并构建了考评客观、按劳分配的薪酬管理体系,薪酬分配主要向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向贡献大的人员倾斜,打破了“铁饭碗”,营造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事创业氛围,最近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推动园区聚焦经济发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等主责主业,加快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实用的开发运营机制、更加激励竞争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更加系统集成的政策支持体系,把园区打造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烟台开发区:创新实施“10+1”工作机制——“工作专班”推动项目跑起来266,这是烟台开发区今年筛选确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事项个数。如何保证这么大数量的“三重”工作落地见效?烟台开发区的做法就是“10+1”。他们在“三重”工作清单中,梳理出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引进、重点工程建设、国际人才港、城市更新、蓝色种业硅谷、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招才引智、文明城市提升、社会稳定等10项工作和以纠四风、转作风为重点的作风大改进活动,形成全区“三重”工作“10+1”调度推进机制。为保证“10+1”调度推进机制顺利实施,他们专门制定了专班推进、归口调度汇报、动态管理、一月一调度、两月一研究、三月一现场观摩等六项机制。同时,他们还从改进作风开始,发挥区级领导“头雁作用”,牵头部门主动担当、找准工作结合点和切入口,协办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凝聚起抓落实、抓推进的强大合力。城市更新中的党校新校区项目,去年11月开工建设,今年便能投用,充分展现了“10+1”工作机制的成效。“三重”工作是我们做好全年工作的最主要抓手,指挥部攻坚会战是我们推进“三重”工作的最有效形式。各指挥部要自加压力、挂图作战,特别是各位市级领导同志,要切实发挥“头雁作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形象在一线树立;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履职尽责,加强协调配合,全力以赴抓落实、抓执行,确保“三重”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龙口市:督查监督求实效,靶向发力促提升——以严实举措推动“三重”工作落地落实督查问责是抓好落实的重要手段。龙口市在推动“三重”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督查监督的倒逼作用,坚持动真格,敢于“唱黑脸”,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工作中,他们一方面强化督查抓落实,聚焦列入烟台市级的重点项目和自行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从中选取有形象进度、可实地督导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每月进行督查调度,进展情况制作成视频,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集中播放、评议打分,并由责任领导对重点工程项目未达标原因、改进措施、完成时限进行说明,在“红红脸出出汗”的同时,强化了“加劲提进度、加力抓落实”的决心。另一方面,精准监督促落实。制定出台《关于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实施监督的工作方案》,由市纪委监委牵头,通过公开举报电话、不定期“点穴式”暗访、督查部门和重点工程项目牵头部门提供等多条渠道收集内容具体、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调查核实,对责任落实不力的严肃处理,有力提升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抓落实的主动性、积极性。龙口市的做法启示我们:抓落实不能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不能把严格奖惩写在纸上、制度贴在墙上就万事大吉。我们要用好督查问责这个有力武器,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要跟踪督导;对“三重”工作,要全程督查;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一检查一通报、一问题一剖析,工作不突破、督查不下线;要认真落实提升干部执行力负面清单管理10条办法,对不负责不尽责、进展慢效果差的,该约谈的及时约谈,该问责的坚决问责,真正以严实举措推动“三重”工作落地落实。招远市:出了一位“铁腕局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李明,招远市环保局局长。2016年6月上任以来,短短三年的时间,引领了招远市的环保风暴,打造了环保整治新高度。李明的最特别之处,就是敢于担当。环保工作,重在执法。面对积存多年的沉疴顽疾,他倡导环保执法“五必五不工作法”:现场必到、影像必留、资料必查、底子必清、疑点必核,不讲条件、不留死角、不受干扰、不听借口、不打折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追到底,顶格处罚,达到了“惩治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一大批历史遗留的难点焦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017年4月,经过一夜一天的奋战,在企业负责人拒不配合的情况下,他们依法查明了辖区一家企业非法排污案件,案件手段之隐蔽、性质之恶劣,在全省也属典型,被环境保护部作为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对工作负责、对环境负责、对百姓负责,李明一身正气、有勇有谋,受到国家、省市各级环保部门的高度评价,更被广大群众佩服地誉为“铁腕局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我市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和充沛顽强的斗争意志。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有积极负责的精神、踏实肯干的作风、锲而不舍的毅力,培养勇于担当的自觉、练就善于担当的本领,努力拼搏、奋勇当先,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执行到位,真正在担当作为中体现自我价值。蓬莱市:知人善用,加强培训,健全制度——不断增强人岗匹配度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近年来,蓬莱市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不断增强人岗匹配度,选拔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各单位的中层岗位,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知人善任,多渠道发现使用干部。对拟调整单位的干部,在了解干部的个体特征的同时,重点考察人岗匹配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与单位对接调整方案时,突出对干部的相关专业和工作背景进行分析,实行“差额提名”,并召集所在单位机关干部和服务对象进行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广泛听取征求各个层面的意见建议,做到公平公正选拔出合适干部。分类培训,多角度教育管理干部。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针对干部所在单位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定期对全市中层干部分类分批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在培训课程设置上,针对干部所在岗位的不同需求,分类设置培训课程,帮助干部找准定位、锤炼作风,充实岗位所需的业务及专业知识。健全制度,多途径提高人岗匹配度。建立中层干部动态管理制度,对进入角色快、学习主动性强、业务素质硬的干部,优先考虑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对领导能力较弱或精神状态不佳、业务能力差的干部,适当调整工作岗位。同时,创新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度,对拟提拔的中层干部设立为期一年的试用期,重点考察试用期内干部的统筹协调、钻研业务、承担责任的能力,对试用期内不符合岗位要求、不能发挥个人特长的,取消拟录用的干部职务。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既是干部工作的标准和导向,又是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晴雨表。蓬莱市不断增强人岗匹配度的做法启示我们,在选人用人上,既要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政关,坚决防止用人失察、“带病提拔”;又要坚持人岗相宜,从事业发展出发选人用人,认真分析各种岗位的不同特点、不同要求,严格资格条件,加强综合研判,切实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解放思想无止境,改革创新不停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总结、充分运用烟台考察学习成果,着力在解放思想谋求发展上下功夫,在谋求发展创新思维上下功夫,在创新思维凝聚力量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