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1-24
2022年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上下锚定“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坚决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气象,体现新态势,取得了新进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一年来,全市上下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戮力同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落实稳增长各项部署要求,出台多项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不断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潜力释放,推动市场主体培育,消费市场韧性不断增强,呈现积极的稳步恢复态势。但全市消费品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市场活力不足、龙头企业不强、潜力释放不够、县区发展不平衡等,2023年还需稳定发展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加快消费品市场稳定复苏。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情况
(一)消费市场韧性增强,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2年,在发展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市场韧性不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排位较上年前进了4个位次,成绩来之不易。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4.52亿元,同比下降1.1%,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增速(-0.2%)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2.4%)1.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7位。(详见图1,表1,表2)
表1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市情况
地市
核定总量(万元)
增速(%)
排位
山西省
75627306
2.4
-
太原市
17613967
6.0
11
大同市
7576735
0.4
3
阳泉市
3245208
1.1
7
长治市
6637353
0.5
4
晋城市
5330833
0.6
5
朔州市
3396214
2.3
9
晋中市
6550177
4.1
10
运城市
8096332
2.0
8
忻州市
4385498
0.8
6
临汾市
7541010
0.3
2
吕梁市
5253979
0.1
1
(二)城乡市场增速略有回落,但恢复力度有所增强
从城乡消费品市场看,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城乡市场零售额增速略低,但是随着网络、物流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恢复力度明显增强。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71.57亿元,同比下降0.9%,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2.95亿元,同比下降1.7%,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6.1个百分点。
(三)商品零售稳定增长,对消费市场复苏贡献较大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消费复苏势头持续稳定,餐饮业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市场反映明显,增速回落较大。2022年,全市商品零售实现300.83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实现23.69亿元,同比下降33.0%,增速较前三季度回升2.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仍是我市消费品市场的主体,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2.7%。
表2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总量(万元)
增速(%)
四季度
全年
四季度
全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90038
3245208
6.3
1.1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
1、城镇
740840
2715729
4.5
0.9
其中:城区
452480
1652754
10.1
3.3
2、乡村
149198
529478
14.5
1.7
按消费形态分
1、餐饮收入
66011
236941
24.6
33.0
2、商品零售
824027
3008267
4.5
2.8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亮点
(一)限上消费增速虽出现明显波动,但排位全省靠前
2022年,全市限上消费品市场呈现“总体稳健复苏、偶发较大震荡”特点,分月度增速来看,今年一季度,在精准防控的前提下,全市消费市场加速复苏,顺利实现开门红,2月份、3月份分别增长6.8%和8.5%,一季度累计增长11.9%。4月份,全省出现较大疫情,我市消费市场流通领域也受到冲击,当月增速下降21.9%,市委市政府精准施策,最短时间实现了“动态清零”,并出台了多项激活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快释放消费潜能,二季度累计增长6.8%。下半年,全市上下继续落实稳增长各项部署要求,不断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潜力释放,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平稳增长,三季度累计增长7.1%。但是,11月份疫情蔓延,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全市消费市场受到明显冲击,当月增速下降26.1%,为全年最低。12月份解封后,市场主体加快恢复生气,城市活力重新展现,当月增速回升至5.4%。1-12月份全市累计限上零售额实现71.62亿元,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增速(-1.2%)5.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2.9%)7.1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7位。(详见图2)
(二)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持续加强,新增单位贡献突出
截止2022年12月,全市纳入联网直报的限额以上贸易业主体单位达到343家,全年增加82家,其中年报增加68家,月度增加14家,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表明我市应统尽统以及市场主体达限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增限上单位贡献突出,全年新增的82家单位实现零售额6.54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9.1%,全年增长66.5%,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3.4个百分点,为全市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消费增势平稳
从商品类别看,随着科学防控及多项促消费回暖举措的实施,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大多数商品类别零售复苏明显,市场运行逐步好转。到年底,统计监测的20类限上商品零售类值中有近半数商品零售实现正增长,刚性消费需求逐步回暖,生活刚需类消费稳定增长,有力支撑消费品市场平稳恢复。从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来看,吃(包括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烟酒类)、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用(日用品类)三大类居民基本生活刚需商品实现稳定增长。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吃、穿、用三类实现零售额15.57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上月增长0.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0.24亿元,同比增长12.0%,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3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5.4%)6.6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阳泉华龙超市“粮油、食品类”增长6.8%,海山商贸股份有限公司“粮油、食品类”增长10.2%,阳泉宜购“粮油、食品类”增长17.8%,盂县凯通超市“粮油、食品类”增长41.9%。
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31亿元,同比下降13.6%,降幅比1-11月扩大5.6个百分点,下拉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5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13.2%)0.4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北国商城“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1.7%,华联商厦“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8.7%,阳泉百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7.7%,天利购物广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9.2%。
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7亿元,同比下降4.0%,下拉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0.8%)4.8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沃尔玛“日用品类”下降12.7%,北国商城“日用品类”下降21.6%。
(四)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高增长
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67亿元,同比增长21.2%,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8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滋生堂大药房增长31.8%,海诺大药房增长19.4%,国药山西国康阳泉公司增长33.1%,北京同仁堂阳泉公司增长12.9%,阳泉百济大药房有限公司增长4.9%。
(五)汽车和石油制品类销售依然发挥“压舱石”作用
1-12月份,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35.4%的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5.35亿元,同比增长3.6%,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个百分点,拉动力最强。从重点企业看,三江众星增长1.7%,恒瑞物贸增长13.4%,汇特汽车增长34.0%,致益汽车增长49.0%。
1-12月份,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8.2%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3.05亿元,同比增长9.8%,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中石化增长3.6%,中国供销石油增长27.8%,恒光石油增长8.7%。
(六)互联网零售及通讯器材类持续旺销
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0.51亿元,同比增长27.1%,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1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沃尔玛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47.7%。
1-12月份,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99亿元,同比增长52.1%,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9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鸿鼎国中增长59.3%,广阳商贸增长47.7%,太和伟业增长181.6%。(详见表3)
表3阳泉市2022年1-12月限上商品零售类值
指标名称
1-本月
累计增速
累计占比
拉动点
限上零售额
716203
4.2
100.0
4.2
餐饮收入合计
36080
7.8
5.0
0.4
商品零售合计
680123
4.0
95.0
3.8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
5065
27.1
0.7
0.1
粮油、食品类
102406
12.0
14.3
1.3
饮料类
5585
7.8
0.8
0.1
烟酒类
12769
4.6
1.8
0.1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