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12-27
今年以来,康乐县坚持把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作为深化自我革命、推动作风转变、提升工作能力、促进事业发展的有效抓手,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百姓生活水平
聚焦民生关切,增强民生保障,康乐县紧盯社会关注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治理,抓干部作风建设,抓问题整改落实,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从农村“三资管理”、社会救助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校园食品安全及膳食经费管理等“小切口”入手,下大力气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
康乐县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始终把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学质量。2024年全县本科上线986人、上线率为65.3%,全县本科上线率排名全州第二。通过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着力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成州级重点专科6个。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慢病签约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重病兜底保障等政策,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有保障。通过规范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帮扶工作,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等各类救助资金1.48亿元,常态化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各级干部走访探视9325人次、帮办实事3600件。
高效推进乡村振兴共绘“大美康乐”画卷
康乐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抓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如今的康乐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生活越来越美好,村庄环境也变得更加宜居,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变得更加宜业。2024年共落实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等衔接资金5.82亿元,实施以产业为主的项目137项,依托“一键报贫”和农户户情信息系统,常态化开展监测帮扶,改造抗震农房266户,发放小额信贷1.16亿元,加大倾斜支持示范村建设,创建省级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125个。
近年来,康乐县抢抓文旅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政策机遇,依托“十美康乐”独特优势,深入挖掘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潜力,做实做深“旅游+”文章,通过抓硬件改善、抓资源融合、抓节会带动,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布局,文旅区域首位产业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愈发凸显,先后荣获“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县”“美丽中国·生态文旅名县”等荣誉称号。全县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景区4处,其中八松乡纳沟村、莲麓镇足古川村创建为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今年1-10月,全县共接待游客415.12万人次,同比增长49.75%;实现旅游花费21.88亿元,同比增长40.17%。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数176.95万人次,旅游花费71371.02万元,同比增长189.5%。
推动投资稳定增长蓄势赋能助力发展
重大项目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康乐县结合发展实际和需求,紧紧围绕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环境卫生、特色产业等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对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后劲、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抓安全、抓调度、抓落实,以项目建设大提速,驱动县域经济大发展。今年实施重点项目99个,完成投资21.78亿元,争取到2024年预算内投资项目20个,共计2.47亿元。
同时,康乐县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大突破”、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统筹抓好要素保障,凝聚招商合力,改善营商环境,积极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10月,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4项,签约资金58.11亿元。此外,康乐县重点实施消费扩容提档、外贸扩量提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举措,使得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数据显示,1-10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5亿元,同比增长8.6%,1-9月全县外贸出口额1012万元。
通讯员王荣融责任编辑:徐莉萍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