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善流涌动,50.3万人次受益!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5-09-0908:27
微信
微博
QQ空间
步入新时代,慈善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新力量。翻开这5年的慈善工作成绩单,一串串数字真实而有力——
推动慈善项目951个,支出慈善帮扶资金13308.8万元,帮扶物资32627件,惠及困难群众50.3万人次;
为11个县(市、区)低保边缘户12556人购买救助保险;
实施“阳光1+1”牵手计划,推动236家社会组织与221个老区村结对帮扶,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惠及19.76万人;
推动39家慈善组织完善管理机制,培育3A级以上社会组织13家,4个机构和项目获首届“福建慈善奖”表彰,12个项目在第二届全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创投大赛中获奖;
…………
近5年来,在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三明市民政局聚焦急难愁盼需求清单、公益创投项目清单、沪明合作任务清单“三张清单”,弘扬慈善文化,发展慈善队伍,规范慈善活动,创新慈善模式,开展慈善项目,构建“制度健全、作用显著、管理规范、健康有序”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
绘好“民生图”慈善的力量从不缺席
在三明,“市-县(市、区)-街镇-社区”四级慈善服务体系整合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体、专业社工力量打造“爱心矩阵”,形成慈善服务主力军。
2022年1月,受朱熹创办社仓赈济百姓善举启迪,尤溪爱心人士成立尤溪县朱子社仓志愿服务队,帮扶困难家庭与困境儿童。
志愿队通过“予爱童行”行动、“点亮微心愿”等公益活动,融合物资给予、心理辅导、文化教育等内容,募捐爱心善款400余万元,服务困难群众2800余人次。
这些红马甲是新时代三明这片红土地上的崭新符号。他们以微光汇聚,让慈善工作有了坚定的立足点。
在将乐,也有一支由热心人士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将乐县火箭救援防灾减灾社工服务中心。
这是全省首支由退役军人事务局主管、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发展了三明市级火箭救援总队和11个县区级救援队,打造民间力量应急救援防灾减灾1小时响应圈。聚焦应急救援与志愿服务双核心,提供救援救灾、社会救助、困难帮扶、老年服务、关爱困境儿童等服务。
在志愿服务加持下,公益无处不在。市民政局在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设立“婚登+喜捐”慈善捐赠项目,依托婚姻家庭辅导中心,推进“社工+志愿者+慈善”,60余名人士组成婚姻轮值辅导志愿者队伍,无偿为单身青年职工提供婚恋交友、咨询服务,8000余名青年受益,促成近100对婚恋服务对象组建家庭,为上万个家庭提供婚姻辅导和婚姻调解服务。
以慈善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普及为抓手,市民政局依托“中华慈善日”等重要节点,围绕“携手参与慈善,共创美好生活”“崇德向善依法兴善”等主题,开展50余场次宣传活动,营造“慈善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有为”浓厚氛围。
“明善行”量身打造项目化让慈善更“长情”
市民政局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重点群体,联动部门、组织、企业等,通过资金资助、社区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回应民生关切,确保需求“精准滴灌”,打造一批慈善帮扶品牌项目。
市公益慈善联合会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打造的“二手书漂流屋”项目就是项目化运作的生动缩影。
一边是流动儿童和困难家庭群体边缘化,让孩子难以获得优质阅读资源,另一边是大量闲置书籍堆积浪费,难以精准送达弱势群体。
项目以“图书流转+多元服务”为核心,融合社科空间、亲子绘本馆、文创手工区等功能板块,提供免费阅读入口,为青少年打造集阅读学习、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
这里汇聚超过10000册爱心图书,还链接多方慈善力量升级为社区枢纽,通过创意活动服务超3000人次。
同样立足于阅读、延伸至对孩子生活、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全方位关怀的,还有“共阅读伴成长”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服务项目,通过教育基础设施支持、主题活动、研学实践活动拓展等内容,打破成长环境限制,培养阅读兴趣和实践能力,为健康成长助力。
托举“朝阳”,温暖“夕阳”。聚焦“一老”,今年起,市民政局从失能老人“洗澡难”这一“关键小事”入手,联合市公益慈善联合会,构建“机制化统筹、专业化服务、社会化联动”助浴服务体系,在三元区启动失能老年人助浴服务试点项目,今年来为全区60名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针对“一残”,创新“一个中心+N个空间站”运营模式和智能管理系统,提供辅具适配、租赁、维保、回收等服务,实现“1分钟接单、15分钟响应”。2021年,我市入选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城市。
从关爱“一老一小”的温情守护,到助力残障人士的赋能发展,再到传递慈善温度的暖心服务……市民政局拓宽慈善资源渠道,发动慈善组织在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灾害救助等领域开展慈善活动,培育优质公益项目,让爱抵达每个需要的角落,如繁星点亮希望。
搭起“沪明连心桥”善意传递幸福温暖
让困境儿童不仅“吃饱穿暖”,更要“心有阳光、行有方向”,市民政局用责任与爱书写温暖的民生答卷。
8月底,“萤火聚光·心启新程”——三元区2025年福蕾之家夏令营结营。20余名三元区困境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在沪明对口合作的契机和青山慈善基金会、三明市公益慈善联合会支持下,度过充满爱的成长时光。
此次夏令营,是沪明对口合作的暖心实践——上海青山慈善基金会与三明力量携手,为困境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搭建成长平台。
沪明对口合作东风迎面吹,三明慈善事业也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市民政局领导赴上海相关部门单位,就民政领域合作事宜商讨对接。在全省范围内,创新公益援助形式,与上海市儿童福利基金会协同推进儿童慈善项目落地。
今年上海市儿童福利基金会、青山慈善基金会已向市民政局提供资金76.32万元,通过“沪明‘童’行‘未’你而来”“共阅读伴成长”青山陪伴助学等“沪明情向未来”关爱山区儿童成长系列项目,服务868名困境儿童。
其中,落地于将乐的项目开设“六点半学校”,构建“家庭+学校+乡镇+社工+志愿者”关爱保护体系,通过“周末驿站”形式开展关爱活动,提供“童学、童乐、童行、童伴、童成长”综合性服务。在“六点半”学堂、周末驿站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志愿者教师,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解决课后无人看管问题,提供竞赛、问答、棋艺等多样服务充实课后时间,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该项目为孩子提供生活援助、心理支持、教育促进、家庭赋能、社会融入等服务,让孩子们参与学业辅导、绘画课堂、书法课堂教学等,在社区举办的文艺演出、绘画展览等才艺展示与融合活动中展示风采,还有机会前往上海研学旅行,近距离感受城市文化的魅力。
从资源保障到精准对接,从专业提升到生态构建,我市公益力量以多元方式赋能高品质民生服务。在助力共同富裕的路上,在一桩桩连民心的实事、一件件有温度的小事中,慈善力量从不缺席。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