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安平县 > 正文

我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纪实

日期:2025/8/20 8:47:29 浏览:

型冠状病毒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党中央在统揽全局、综合研判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科学、及时、必要,我国具备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基本条件

2022年10月,中国疾控中心,国家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一个个急诊、重症和死亡病例标本,从哨点医院抽样采集,经过基因组测序后,数据汇集到一起。

专家团队慎重做出研判:席卷全球多个国家的奥密克戎bA.5亚分支,已成为我国优势流行毒株,传播速度极快,但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亚分支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监测还显示,国内当前流行的多个新冠病毒亚分支,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即便是正在海外加速传播的bQ.1和Xbb亚分支,致病力也未发生明显变化。

用通俗的话来讲:新冠病毒没有变得更“坏”。

迎战奥密克戎近一年,中国对这个变异株的认识越来越多。

2022年4月至5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大连、苏州、宁波、厦门、青岛、广州和成都等7个入境城市开展了为期4周的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天至4天。

此后,我国又监测到多个亚分支。传播指数R0值从原始株的2.5至3,一路攀升至21,达到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值。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解释,感染人数呈几何指数增加,这意味着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1传21”,防控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事物总有两面性。

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病毒变异大方向除了传染力更高、潜伏期更短,也更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

2022年12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互联网医院,医生向记者展示诊治流程。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2022年上半年的香港、上海,下半年的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以及海外多个国家……一年来,越来越多病例数据显示,大部分人感染奥密克戎后表现为轻症或无症状,极小比例发展为重症。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不论是体外感染还是动物模型,奥密克戎对肺组织细胞的感染能力显著减弱……

相较于原始毒株和随后出现的其他变异株,奥密克戎的致病力趋于温和,病毒变异总体朝着季节性传染病方向发展——对病毒的跟踪研究,为科学决策不断提供依据和参考。

抗疫三年来,我国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筑起应对全球数波大流行的防波堤。在这一过程中,变异株毒性持续下降,这为疫情防控策略调整创造了重要前提。

病毒变异情况,并非防控策略调整的唯一变量。

2022年春天,大上海保卫战开始打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次召开会议,强调密切跟踪病毒传播力、致病性等变异情况,研究不同人群免疫策略,做好疫苗接种效果评估等,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办法。

新冠病毒的危害性、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承压能力、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自疫情发生以来,为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始终密切关注这三者之间的平衡。

大规模接种疫苗,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的安全有效手段。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接种2至3剂新冠灭活疫苗的60岁以上感染者,重症保护率可达到90.15%。如果统计范围扩大到所有感染者,重症保护率则为96.02%。

来自香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发布的数据同样支持了国产灭活疫苗防重症、防死亡的效果,论文刊登在2022年10月的《柳叶刀·传染病》。

2022年12月23日,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药师调配中药方剂。新华社记者马希平摄

2022年11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对当前疫情形势研判的报告指出:考虑到病毒致病性下降、我国疫苗接种率较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有必要继续推进防疫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

截至2022年11月上旬,全国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人数已超过总人口的90%。

对于人口大国而言,优化防控工作的每一步,都必须反复衡量“家底”。我国持续推进部署,加速扩容医疗资源。

2022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全国医疗机构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

2022年5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大规模奥密克戎疫情应对处置方案》,明确了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定点医院储备等要求。

2022年6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总结北京冬奥会等防控成功经验,推出第九版防控方案,进一步减少隔离时间,推动诊断标准与国际接轨。

2022年11月24日,《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资源准备工作的通知》印发,要求确保12月底前医疗资源准备到位。

有效药物也是疫情防控中保健康、防重症的关键手段。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多路径药物研发,多种药物或疗法纳入诊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在分层干预、降低转重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2年2月,国家药监局经过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进口注册。7月,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了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适应症注册申请,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12月,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胶囊进口注册。

此外,我国还有多个新冠治疗药物正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部分药物已在国内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冠治疗药物研发主要围绕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3条技术路线开展,我国在这些技术路线上均有部署。

疫情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防控策略因时因势优化调整。

2022年7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要求,密切跟踪其他国家防控策略调整及其效果。

进入9月,有关方面要求密切跟踪有关国家和地区放松管控后的影响,系统研究医疗资源使用、重症率等情况,及时提出优化防控政策的建议。

2022年11月下旬,一些群众反映部分地区“静默”管理、“层层加码”等防控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我国新冠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更加有针对性地优化防控举措。

多地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的精神,相继宣布调整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减少疫情防控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从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到保障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力量;医疗救治、重点物资生产保供、交通运输保障、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养老机构管理保障……一个个底数在盘清,一组组数据在上报,一块块短板在加快弥补。

防控工作稳中求进,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三年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工作,为我国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根据疫情形势,主动调整防控策略是科学、及时、必要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负责人说。

专家研判,各省份将梯次进入疫情流行高峰期。按照部署,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时研判疫情形势,动态采取适当的压峰措施,确保实现平稳转段和稳定接续。

上下一心同舟共济,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强传染性,使感染者人数短时间内迅速增加。

作为第一批遭遇疫情“洪峰”的特大城市,北京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急剧增加,2022年12月9日进入高峰,日呼3.1万次,为常态时的6倍。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

新冠与流感双重风险叠加,部分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一些高龄老人也面临重症、危重症风险……

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

北京西直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大楼,会议室的灯光常常彻夜不熄,疫情三年来已是常态。

应对防控转段的挑战,必须抓住“脆弱人群保护”“精准快速分流”“重症患者救治”和“药品物资供应”四个关键。

2022年11月11日,二十条优化措施重点就加强医疗资源建设,推进疫苗接种,加快药物储备,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等作出部署。

关口前移,着力加强脆弱人群保护——

目前,我国全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90%,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4.8亿剂次。

统计表明,面向全国2.67亿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又有200多万人筑起免疫屏障。

三年来的战“疫”实践表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也是疫情中的脆弱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能否平稳渡过疫情高峰。

测量血压、登记信息、接种疫苗、留观30分钟……2022年12月14日,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的70岁居民蒋德琼,在自己家里完成了首针新冠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的“最后一百米”,也是为重点人群构筑免疫屏障的“关键一百米”。

2022年11月底开始,接连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关于开展新冠重点人群健康调查的通知》《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我国加快推进疫苗接种进度,全面展开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和分类登记,推进重点人群分级分类救治。

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对“一老一小”、有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关注尤为重要。按照相关部署,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监测,根据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健康管理,以绿(低风险)、黄(中风险)、红(高风险)不同颜色进行分级标识,专人专案管理。

快速分流,推动分类收治加强分级诊疗——

应对疫情高峰,发热门诊、急诊是第一道“关口”。

2022年11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医疗救治资源准备工作,召开全国视频会进行部署。针对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建立调度机制,指导各地加快配备并培训医务人员,国家专家会诊力量进行远程指导。

要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应开尽开;简化就诊流程;密集发布居家治疗、抗原检测等相关文件对居家治疗进行指引;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

截至2022年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体育馆。2022年12月14日,这个由体育馆改造而成的简易发热门诊正式启用,设有临时药房、药库,配有解热镇痛药品。

2022年12月22日起,太原市小店区的便民核酸采样亭迎来“大变身”。“便民发热诊室”以“政府+企业、医药+服务”的形式,为群众提供诊疗、免费发放退烧药。

政策调整之后,会带来哪些改变?风险如何防范?如何有效防止医疗资源挤兑,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创新方式河北南皮多点“开花”宣教国家安全08-20

    来源时间为:2024-03-13中新网河北新闻1月10日电(王天译赵华靖赵宇)10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英才小学,一场“我眼中的国家安全”演讲比赛正在进行。图……

  • 河北省2025“吃货季”(献县站)暨京津冀食品产业协同发展供需对接活动举行河北省2025“吃货季”(献县站)暨京津冀食品产业协08-20

    人民网沧州7月29日电(朱延生实习生李雨菲、崔凯旋)7月28日晚,河北省2025“吃货季”(献县站)暨京津冀食品产业协同发展供需对接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举行。……

  • 故城县悦召食品有限公司以161万元底价竞得衡水市故城08-20

    来源时间为:2025-08-14中指研究院·土地数据监测显示:08月13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西部片区板块成交1宗工业用地,该地块由故城县悦召食品有限公司斩获,……

  • 协调下好全国发展一盘棋协调下好全国发展一盘棋08-20

    习近平总书记谈协调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

  • 我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纪实我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纪实08-20

    来源时间为:2024-01-01亲历者说丨80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矣!”英雄致敬英雄丨以信为舟山河同念抗战老兵说丨80年了,这些烽火记忆不能忘记军事酷图p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