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履职”。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结合起来,依托定西市“追赶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和陇西县“一进三访四带头”代表履职实践活动,推广运用“有事码上说、实事马上办”“五事工作法”“四组四链”等特色载体,引导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宣传法律政策、参与立法工作。通过代表履职平台将地方立法征询、法规草案意见征求信息积极推送相关领域人大代表,征集代表意见建议。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结合推动“两联系”工作,探索建立“四联两带一述职”工作机制,组织代表走访征求选区群众对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呼声,真正做到让法规草案“到群众中去”,意见建议“从群众中来”。强化资源共享,采取一室多用、融合打造等方式,将代表之家、代表工作室的“民意窗口”和基层立法联络点的“重要抓手”作用有机融合,通过代表之家、代表工作室的作用发挥服务保障基层立法联系点高标准工作、高效率运行,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贴近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
“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安创建”。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与县公检法司等部门和乡镇联动,在人民调解基础上,充分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立法信息采集员、法律明白人等参与调解工作,构建起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的多元调解网络,横向渗透相关领域、行业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对婚恋家庭、邻里争执等容易引发命案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推动源头预防、前端化解,通过联合调处,多层级合力化解,缩短处置周期,提升群众对法治化治理的认可度。2022年以来,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476件,有效助推基层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打造“线上+线下”普法宣传阵地,通过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结合时事热点发布法律知识短视频,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定期开展让民众听得懂、看得明白的法治宣传活动,将“法言法语”转化成“民言民语”,推动联系点成为服务立法、推进守法、促进社会治理的建言站、助推器、宣传台。3年来,共开展普法宣传60场次,提供法律咨询449件次,送法进基层7次,法治体检进企业18场次,增强了基层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基层立法联系点+精准监督”。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人大监督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把征询中发现的群众诉求、意见建议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围绕群众身边的“微问题”“小困难”等,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基层民主“可感知”,有效增强基层治理的“向心力”。2024年以来,结合推进全县“122民主实事工程”实施,聚焦17个乡镇群众反映集中的道路硬化、环境治理、停车难等热点难点问题,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完成为民实事17件,从“小”处着手、“微”处落笔,不断用“微小事”回应民生关切、传递民生温度、增进民生福祉。认真贯彻上级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县乡人大执法检查融合互促。3年来,就法律援助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等13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多层面、多角度地收集群众对各项法律法规的意见建议,累计发放调查问卷259份、征求意见表278份,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59条,由专人归纳整理,经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将审议意见交县“一府两院”研究办理,推动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同时,结合开展执法检查、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各方面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执行的意见建议,利用基层立法联系点“近水楼台”优势,将其转化为立法建议上达立法机关,有效增强基层人大监督工作效能。
基层立法联系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大担当。陇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进玉表示,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不断拓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意见征询渠道,将基层“冒着热气”的“金点子”反馈到立法机关,切实做到让立法工作反映人民意愿、体现民生需求、得到群众拥护,让立法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深厚土壤,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涵和实践过程。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