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曹县汉服商家看到了视频,纷纷留言、点赞。李字雷看到后,留言说,“不用买,我们送”。之后,他用个人自媒体账号发布了倡议书,倡议有爱心的企业和人士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就这样,曹县电商商家和当地政府共同行动起来,很快,近5000套精挑细选的汉服送到了援菏医疗队员手中。
故事并未就此停下。收到汉服的队员们自发穿上汉服拍照、创作短视频,还有的穿起汉服开直播进行互动,引来新一波点赞。不同的是,这次的影响范围早已超出了地域的限制。
张龙飞介绍,仅仅一周时间,两大直播平台就出现了8000多个相关的短视频,获得了300多万点赞,总播放量更是达到了1.5亿次。
“都觉得去年曹县的火是昙花一现,没想到这次又火了。而且这次的火,是很有人情味的火。”孙刚说。
这件事给了曹县电商商家和相关方面更多的思考,即如何与热点建立深度链接,用好流量,实现双赢。
张龙飞的理解是,打造网红城市,不仅要做好产业,还要有更多主动创作有关曹县短视频的人,以获得网络上的持续关注。
“今年以来,也有一些大型MCN机构,即专业培育和扶持网红达人的机构对接联系,承诺可以介绍国内一些大主播来曹县引来流量,直播带货。”张龙飞说,请人容易,但费用很高,也留不住,关键还是要利用好本地资源。他和同事目前正在多方筛选本地直播达人,他们中最高的有近百万粉丝,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将曹县及电商产业让更多的人知道。
加强与大平台的对接联系,也是曹县电商服务中心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虽然受疫情影响,曹县电商企业仍从年初的5500家增长到目前的5800余家,网店从年初的6.6万个增长到了目前的7.1万个,靠电商服务中心十几个人来服务这么多企业并不现实。
“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各大展会、博览会,也有了和各大平台对接、联系的机会。”张龙飞说,曹县与京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也在推汉服的线上专馆。靠争取平台合作、支持,能为电商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助力。当然,电商产业发展得越好,也会带来更多的底气。
随着知名度提升,线下到曹县洽谈合作、体验的机构也越来越多,但曹县成品汉服的展示条件还很有限。鉴于此,一些电商企业自发成立了展厅,让来曹客商能够实地了解、体验、挑选汉服。“我们还打算在中秋节组织汉服爱好者举办一次走秀活动,集中展示汉服之美,并听取本地人对于这些汉服的意见、建议。”身为曹县汉服协会会长的胡春青说,现在,入会电商都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抓住机会宣传曹县汉服。同时,借曹县走红契机,企业也在尝试打出自己的汉服品牌,靠打响品牌,提升曹县汉服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借助流量做品牌
□记者赵丰
本是草根创业的曹县电商产业,如今已经走上了转型升级的道路。
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秘书长左臣明认为,目前,曹县电商正在由家庭作坊式的分散生产转向规模化发展,应该更加注重从消费端向产品生产端转型发力,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产品升级。
受访的一些曹县电商商家也坦言,目前曹县汉服与一些高端产品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曹县大集镇孙庄村电商商家孙康佳说,许多做汉服的代工工厂,原来是做演出服的,不仅机器精密度上不够精准,而且加工工人的熟练程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他注意到,曹县之外的个别汉服生产地,有的厂家仅一个缝合环节的机器就有几十个型号,精细化程度很高。他认为,曹县电商不仅要在机器上补短板,有关部门还应组织对工人的技能培训,提升产品质量。
因为是草根创业,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品牌的价值。“现在很多人一提汉服,都知道曹县,那是因为曹县汉服产业带的知名度高了,但是在市场上竞争,曹县还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汉服品牌。”曹县金丽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忠标说,现在公司的“醉雨朵”汉服品牌虽然在汉服圈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在服装圈里还鲜为人知。直播带货时,公司会专门进行品牌宣传,同时利用好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吸引客户种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孙康佳也认为,走红时的流量总会过去,借助流量把企业自主品牌做出来,就相当于掌握了另一种流量。但现在电商企业团队很少,力量有限,如果能够创新方式,组好专业团队,会有助于品牌的推广。
今年,曹县也提出,在推进电商提质上下功夫。推进原创汉服、表演服饰等四大电商集群产业提档升级,打造更多原创品牌,争取更多产品销售进入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前列。
有了品牌的加持,曹县汉服的知名度才会越来越高。一些更时尚的营销方式,比如线上线下征集汉服款式、为客户私人订制等,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借汉服之美,曹县这座小城和其中的人,才会长远享受走红的红利。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