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阿瓦提县 > 正文

商贸流通业

日期:2025/1/26 15:27:37 浏览:

综述

概况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6.75亿元,比2010年增长18%。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5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9.50%,占比居全市之首。全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达到453.4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5.60%,比2010年提高2.90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3.80%,比2010年同期提高1.40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第二大产业的地位。全年新增商贸流通服务业税收39.65亿元,同比增长30.10%。

企业组团拓展市场6月21日,北京浙江名品中心绍兴馆开业,共入驻企业33家,商品主要类型有老字号产品、土特产、日用百货等,是全省12个地市馆中陈列品种以及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场馆,销售额居第2位。洁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浙江巴贝领带有限公司、浙江情怡袜业有限公司、浙江越王珠宝有限公司等9家省级品牌连锁试点企业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长沙、甘肃等地新开直销网点120个。组织重点商贸企业积极推进世博会商品经营,参加商务部举办的名特优农产品洽谈会、“浙江商品大集”、港澳浙江周、中国(深圳)第十届中国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中国食品博览会、日本静冈友好城市经贸推介会等重大商贸活动。

409年专业市场年成交额达1999.27亿元年内,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专业)市场409个,年成交额1999.27亿元,比2010年增长13.10%。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4个,超10亿元19个,超100亿元5个,中国轻纺城和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交额分别为488.43亿元和400.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0%和12.90%。一批“国字号”新型专业市场如中国机电城、中国钢材城、中国安防城抓紧布局新建,这批市场的共同特点是起点高、功能多、带动能力强,是绍兴尤其是市区专业市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突破口。中国汽车城、绍兴家私城、绍兴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越州轻纺工贸园区等发展顺利,一批电子商务企业与平台开始茁壮成长。其中,中国汽车城内绍兴宝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全年共销售汽车4627台,销售额达到26.55亿元,单店销售额居全国第二位。

商贸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年内,市商务局加强对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的11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如期完成。同时大力推进农贸市场公益化工作,研究组建国有市场发展集团,以进一步平抑菜价,充分发挥农贸市场公益属性。两年来新建标准化农贸市场5家,面积达2.50万平方米。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等地均以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成果为样板,出台了政策措施推进乡镇和农村集贸市场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各方面升级提档,全年全市累计改造农贸市场32个。继续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完善配送网络,提高配送比重,努力实现全市大连锁、村村有门店。全市累计建设村级便利店3129家,覆盖全市98个乡镇。社区商业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洗染、美发美容、足浴、维修、家政等各类居民服务网点配套得到进一步完善。积极推广诚信一百家政服务和上虞81890呼叫网络中心服务模式,推动社区呼叫热线、服务热线等信息平台建设。认真做好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全年完成家政服务员培训1920人,考核合格率在95%以上。以数量安全、质量可靠、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为主体,充分利用市内、市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稳定的商品应急保障机制,积极应对灾害性天气和市场供需波动影响,全市生猪活体储备6.10万头,其中市区9000头。全市共消费家电类产品57.45万台,其中54万台享受“家电下乡”补贴,农民获得的补贴近1.60亿元。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开展以来,已设销售网点503个,共回收五大类旧电器75.82万台,销售五类新家电93.81万台,销售金额突破26亿元,其中85.56万台享受“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返还消费者补贴近2.65亿元。

项目建设梯次推进年内,全市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一是建成了一批新项目。世茂广场二期工程、柯桥万达广场、蓝天百货、嵊州新国商、上虞时代广场、诸暨新一百等项目正式开业,初步形成市区核心带动,县(市)多极支撑、互补共赢的商业格局。红星美凯龙绍兴商场、金德隆五金机电城、洲际假日酒店、世茂美食酒吧一条街等建成投用,为居民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二是催生了一批新项目。中国安防城、中国钢材城、中国机电城、银街银泰购物中心、金帝海曼城广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昌世贸广场、国金购物中心、颐高数码广场等开工兴建。全市共培育市级重点商贸流通服务业项目80个,一批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三是储备了一批新项目。各地相关部门以不等不靠、主动上门的招商态度和紧盯不放、全程跟进的服务理念,通过对接招商、展会招商等多种方式,引进包括城市综合体开发、大型商业零售、高档酒店、会展物流、汽车销售、家电家居、动漫影院等大批项目。

利用节庆展会提振消费全年,全市商贸系统举办各类节庆展会150多场,通过展销、让利等手段,保持消费市场热点不断,热度不减。9月20日至10月8日,绍兴市第三届购物节暨浙江省首届金秋购物节举行。在为期19天的购物节期间,全市各大商厦超市、宾馆酒店、商业街区购销两旺,400多家商贸服务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8.63亿元,其中市区超8亿元,比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出20.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1年中国国际纺织品博览会、2011年浙江袜业珍珠产销对接洽谈会暨诸暨名特产品展示会、2011年中国(新昌)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越剧领带节、浙江家私博览会等丰富多彩的节庆展会活动,为绍兴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梁远洪)

商贸

概况2011年,市直商贸流通企业完成销售29.13亿元,实现利润1.56亿元,上缴税金1.64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0.40%、8%和19.90%。

咸亨酒店通过五星级饭店初评咸亨酒店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运行,一方面很好地展现了以鲁迅文化为主题的特色魅力,为宾客们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又推出了一些极具地方特色、富有体验性的主题活动,客房入住率和餐饮收入大幅提升。同时,酒店坚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经营理念,发挥地域优势,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传统美食,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发展层次,夯实企业“软实力”,受到了业内专家的好评。年内,酒店被授予“2010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称号并顺利通过五星级初评。

国商大厦续开超市年内,市国商大厦超市胜利路店开业,这是该商厦继工业学院店、柯桥锦麟天地店后开出的第三家超市连锁店,是商厦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国商大厦自1992年成立以来,随着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和商场结构两年一大调、逐年一小调的成功实施,无论经营面积、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等均走在了全市同行前列。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商厦于2009年制定了“百货主体+超市连锁”经营的战略规划,借助“国商”品牌的高知名度,积极发展毗邻热闹生活区的中小型连锁超市,推动国商转型升级。(张钢)

粮油

概况2011年,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行业实现利润399万元,全市“一符四无”粮库达95%以上,7家中心粮库经年审全部保持省级“三星级”粮库荣誉称号。省粮食局评定市发改委为全省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工作优秀组织单位,诸暨市、绍兴县、上虞市为全省粮食收购工作先进单位,绍兴市前赵中心粮库、诸暨市中心粮库、嵊州市中心粮库、绍兴县中心粮库为全省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

完成粮食年度例检4月上旬,全市粮食管理部门对7家国有粮食企业、143个储粮库点、242445吨库存粮食开展检查。结果表明,全市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账实相符,储粮制度执行良好,储粮环境整洁、卫生,粮情稳定,无发热、霉变及虫害情况,库存粮食安全。

首次实施植物油检查5月至6月,全市粮食管理部门分三个层面开展库存植物油检查。一是发动企业开展政府储备植物油库存的自查,组织力量调查非政策性油脂企业商品油脂库存情况。二是配合省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领导小组指派的丽水市检查组,对全市库存植物油进行普查。经省普查组检查认定,全市市、县级储备植物油账面数为975吨,实际库存也为975吨,账实相符;质量指标和主要卫生指标均良好,储存安全;政策性油脂费用补贴到位,轮换正常。接受摸底调查的11家非政策性油脂企业商品油脂实际库存3935吨,账实相符。三是受省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领导小组委托,市发改委组队对衢州市6个县(市、区)的库存植物油进行了检查,完成检查任务。

市粮食储备中心竣工9月28日,绍兴市粮食储备中心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该中心占地42011平方米,投资概算4900万元,总建筑面积12605平方米,含7幢粮库,共计2.50万吨库容,配套建成500吨级运河码头一个、专用桥梁一座。中心位于市区104国道北复线东侧,南靠萧甬铁路,北临杭甬运河,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收购订单粮食7.50万吨年内,全市粮食收储部门共与8336户农户签约订购粮食8.42万吨,收购订单粮食7.50万吨,订单履约率为89%。发放预购定金1144万元,比2010年增加107万元。

粮食收购价格持续提高年内,全市早稻收购统一执行省定市场指导价即112元/50公斤。订单早稻收购价格为137元/50公斤(包括25元政府奖励),比2010年提高15元,增幅为12.30%。晚粳稻订单收购价格为162元/50公斤(含补贴12元),比2010年提高14元,增幅为11%。

四项措施保供稳价年内,为保证全市粮食供应,并防止价格大幅起落,各级粮食管理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加强对全市4290吨储备成品粮(市区1430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绍兴县国有粮食部门率先采用低温库集中储存成品大米的办法。二是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市内3家粮食市场成交粮食48万吨以上,上虞天丰粮食公司定向组织东北稻米5000多吨。三是及时应对市场风波。受食盐抢购风波影响,3月中旬,部分农村粮店出现群众购粮数量异常增加的情况。为此,市发改委加强监测市场动向,及时制订应急措施,平息超常购粮苗头,有效稳定了市场。四是提高军粮供应品质。在市政府领导重视支持下,市区每年落实财政补贴20万元,军供大米由原来的苏北米全部改为东北长粒香米,大米品质明显提升。

落实应急措施年内,全市落实160家应急供应粮店,26家应急大米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达1580吨,面粉日加工能力达120吨,落实粮价监测点11家。市区与嘉兴五芳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大米加工厂产销两旺,全年生产东北大米1.30万吨,日库存大米保持在500吨以上。11月,诸暨市完成粮食应急预案演练。

推广农户家庭小粮仓年内,市粮食局向上级部门争取到建设农户家庭小粮仓计划实施户8645户、中央补助资金129.68万元,占国家第一批下达浙江指标的32%,占全省当年下达计划数的67%。至年底,全市共有87个乡镇(街道)、991个村、6054户农户向粮食部门购置了彩钢小粮仓,且大部分已经储进了新晚稻。预期三年实施完毕的工程,仅第一年就完成了计划数的60%以上,诸暨、上虞、嵊州已全部完成计划任务。(市粮食局提供)

供销

概况2011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实现总经营收入275.66亿元,比2010年增长10%;完成商品销售额138.43亿元,同比增长15.30%;完成市场交易额133.34亿元,同比增5.50%;完成商品总购进额113.20亿元,同比增长7.90%。其中市社本级企业实现总经营收入59.67亿元,同比增长12.70%;完成商品总销售额10.19亿元,同比增长37.40%;完成市场交易额49.44亿元,同比增长8.70%。全系统从生产者购进农副产品总额8.57亿元,同比减少10.80%,其中茶叶类农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