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东宝区 > 正文

荆门市人民政府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拓展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空间“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着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日期:2024/11/15 9:18:53 浏览:

1要闻/col/col375/index.html专题专栏/col/col445/index.html2023年市政府重点工作/col/col20110/index.html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拓展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空间/col/col20116/index.html首页

要闻专题专栏2023年市政府重点工作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拓展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空间

“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着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来源:市委宣传部日期:2023-01-1217:49字体:[大中小]1月12日下午,我市举办了荆门市“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着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持续向大家发布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picture/0/57f4fc51258a4a1ebcf6793481c078f9.png video

主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上午我们举办了荆门市“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着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下午我们继续举行第二场,持续向大家发布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改革成效和创新举措,宣传推广一批先行先试经验做法。

参加本场发布会的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金春吉同志,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周劲松同志,荆门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掇刀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陈启富同志,漳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鲁雷同志,屈家岭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长王慧渊同志。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中央、省驻荆门的媒体和市直全媒全网各媒体,欢迎各位!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主题发布,二是媒体提问,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金春吉同志介绍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做法。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金春吉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法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2022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不断强化优化营商环境意识,按照省委“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省高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年”活动安排,在市委、市营商办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创新,以“小切口、精准化”改革,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大变化、大突破”。现将有关举措介绍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全市法院将先行区创建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建立由院党组书记、院长挂帅的组织领导架构,以先行区创建作为龙头,形成全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动力之源。

二是紧抓推进落实。将先行区创建及小切口改革工作纳入《全市基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评细则》,每季度对全市基层法院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考核排名,并设置考核“红黑榜”,对考核排名最后一名的法院进行约谈,督促其认真查找差距,积极补足短板。

三是打造特色项目。指导基层法院根据各自审判管理实际情况,确定各具特色的先行区创建及小切口改革项目,发挥自身优势,确保先行区创建顺利通过验收,小切口改革取得实际成效。

四是积极争取支持。自全市法院先行区创建开展以来,市法院主动与省高院、省营商办对口部门取得联系,征询指导意见,反馈基层法院,促使其迅速改进不足,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先行区项目创建工作进展。

五是及时总结宣传。对全市法院先行区创建经验及小切口改革取得的成效,及时向省高院报送相关经验信息,争取省院向全省法院推广,同时,向国家级、省市级传媒网站推送稿件,宣传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等,打造荆门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良好形象。

经过全市两级法院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市法院申报的四个省级先行区创新项目全部通过验收,一是京山市法院推行“胜诉即退费”改革,二是沙洋县法院推行加强庭审记录改革,三是东宝区法院优化破产案件简易审理程序改革,四是钟祥市法院推行执行一站式办理改革。除此之外,全市法院积极开展“小切口”改革,推进“云法庭”建设、试行涉企“红绿灯”制度、推行“诉前鉴定+”机制等改革举措在全省法院作典型经验推广。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是推进“云法庭”建设。掇刀区法院融合巡回审判点、法官工作室,积极推进“云法庭”建设,将解纷力量下沉到基层,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司法服务。目前,已在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麻城镇板庙村3个试点区域设立了云法庭。“云法庭”上线以来,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10人次,开展线上指导调解32次,调解成功案件10起。

二是试行涉企案件“红绿灯”制度。沙洋县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试行涉企案件“红绿灯”制度,从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全过程和司法公开各个环节,对涉企案件实行生产经营影响独立评估,评估分级采用“红、黄、绿”标注,尽可能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今年以来,该院审结涉企案件432件,评估432件,评估率100%。

三是创新推进“诉前鉴定+”机制。钟祥市法院创新推进“诉前鉴定+诉前调解+繁简分流+要素审判”机制,疏通从诉前鉴定到诉外化解纠纷、繁简案件甄别、诉中审理提速的程序脉络,建立起钟祥法院溯源治理的新方案。2022年以来,诉前鉴定结案116件,平均节约审理时间47天。

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主动加强与知识产权创新企业沟通协调,建立院领导包联重点企业制度,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司法保障。目前联合省高院在荆门市两个主要的知识产权创新企业——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建立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践基地。

五是健全完善外部监督机制。联合市检察院在我省率先出台《健全完善监督制约与协作配合机制促进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全力打造司法权制约监督新机制,共同促进办案质效提升。主动将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部分“四类案件”,涉企案件等重点案件249件,移送检察机关接受专项评查,倒逼质效提升,该项工作两次得到省高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下一步,全市两级法院将继续选择“小切口”做“大文章”,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进行“微改革”,实实在在解决具体问题,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满足感和获得感,为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坚强司法保障。一是千方百计服务项目、产业建设。全面深入了解辖区内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主动摸排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围绕企业法律需求及时提供有特色、有成效的司法服务。二是提高诉讼案件办理效率。聚焦“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全面提升审判执行效率”专项活动,围绕深化改革、强化质量、加强管理、推动信息化建设来提升审判效率。三是提升纠纷多元化解力度。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落实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引导市场主体以最小的成本解决纠纷。

下面,请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周劲松同志介绍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做法。

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周劲松

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税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税务部门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情况。

近年来,荆门市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湖北省税务局工作部署,以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和大力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抓手,主动求变、积极改革,着力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为荆门营商环境建设贡献了税务力量。

2022年,市税务局承接了省税务局9项先行改革试点中的5项,并且全部获得验收通过,这5项先行改革分别是: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智能化办理,智能化、要素化纳税申报模式,不动产登记“证缴分离”改革,税务“店小二”服务专员制度——金牌税务管家服务制度,税收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制度。

除此之外,我们的主要举措和成效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便捷办理直击痛点,集成创新省力。税务部门持续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让“一次不用跑”覆盖绝大多数办税场景,近90%的涉税事项实现了从“现场办”到“网上办”“掌上办”的转变;推出纳税申报“十税合一”,实现多税费“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为了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更方便快捷的办税体验,2022年我们试点了“智能化、要素化纳税申报模式”,通过建立“智能+人工”相结合的申报模式,对分税种的多个申报表进行科学集成、整合,可在家轻松实现申报退税同步办理。

二是优惠落实紧盯热点,纾困解难省钱。为了让优惠政策成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及时雨”,税务部门推出了宣传辅导精准推送标签体系,2022年精准推送49批次税费优惠政策,实现了“点对点”“一对一”将税费优惠政策送到纳税人缴费人手中的目标。我们还联合市银保监部门和金融机构持续开展“税银互动”,2022年全市各类企业通过“税银互动”获得贷款6013笔,贷款金额26.17亿元,在助力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实效。

三是信息共享疏通堵点,部门协作省事。为了让“跨界业务”办理从“跟着流程跑”变为“协同一次办”,税务部门主动与人社、医保等部门沟通,实现了社保缴费业务和社保、医保经办业务“一窗联办”;我们还与不动产管理部门展开合作,实现金税三期核心征管系统与不动产登记系统对接与数据共享,彻底解决计税难、缴税难的问题,顺利实现存量房业务“一网通办”;此外,2022年我们试点了不动产登记“证缴分离”改革”,有效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

四是执法方式破解难点,引导服务省心。为了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税收营商环境,2022年试点推行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智能化办理,自6月推行来已通过智能化程序办理“首违不罚”700起;试点推出税收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制度,推出“15条禁令”、“62个不准”,自觉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监督;此外,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信用+风险”新型动态监管机制,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保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立足职能作用,聚焦纳税人缴费人涉税需求,进一步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为优化荆门营商环境贡献税务力量。

谢谢!

下面,请荆门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掇刀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陈启富同志介绍本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具体做法和改革创新举措。

荆门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掇刀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陈启富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工作,去年以来,我区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科学用心选题、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方式方法等措施,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目标推进先行区创建工作,其中不动产登记“证缴分离”、推行智能化要素化纳税申报、构建协同高效的优化营商环境机构职能体系三个改革事项先行试点创建成功。我们的做法有:

一、科学用心选题,着眼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

一是民之所盼,政之所行。在先行区创建工作上,我区紧紧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眼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组织专班走访企业及群众,就收集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梳理,认真开展先行区创建选题工作。二是大力支持,鼓励先行。区委、区政府积极研究,在资金保障、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对先行区创建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弘扬“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自主改”政策导向,用鼓励先行先试的鲜明态度支持全区上下开展先行区创建工作。三是成立专班,凝聚合力。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和创建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