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采写了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主动请缨,多次奔赴抗疫前线、隔离病房、核酸采样点、核酸实验室等,采制疫情一线新闻,加班加点,吃住在机房,及时编辑制作播出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的抗疫专题节目。2022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策划并主持文旅消费推广直播活动,帮助和支持市南企业复工复产。
致力岛城本土化融合传播,用原创、精品、多元的内容,探索打造“融媒事业+文化宣传”发展新路径。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先后编辑制作了《市南秋色》《团岛湾满是人间烟火》《我是谁》《光影市南》等一批爆款短视频,阅读量突破“10万+”,引起强烈反响。注重挖掘传播新时代自信自强的正能量人物,深入基层拍摄制作纪录片《浮山所鱼老板的夜与日》、《青岛市南“不夜城”温暖寒冷冬夜》在美国新闻周刊、华尔街时报、纽约日报、英国时报等海外主流媒体发表,为宣传推介青岛国际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部门全面拥抱媒体融合的实践者。
市北区融媒体中心编辑崔冬妮
崔冬妮2012年入职市北区区委宣传部《市北专刊》编辑部,负责《青岛日报·市北专刊》每年50期的新闻摄影工作。2021年调入市北区融媒体中心,负责新闻摄影、文字采写工作。工作中,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四全”践行“四力”,用真诚和朴素的状态捕捉新闻细节,传递最真实的感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全媒体记者。
围绕省委、市委、区委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崔冬妮紧盯全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时间节点,参与策划、拍摄了一批重要的新闻图片。拍摄的内容涵盖全区重点项目建设、青岛城市更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2022年,共拍摄新闻事件175件,《青岛日报·市北专刊》刊发照片260余幅,《市北新声》、爱市北App、微市北公众号以及其他网络媒体也同步刊发重要新闻活动照片,部分照片被省级、中央级媒体采用。其中,我拍摄的青岛啤酒博物馆被《经济日报》采用;台东步行街旅游经济被《中国日报》采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等多张图片被“学习强国App”转载。
2022年以来,有多篇稿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整版刊发在《青岛日报·市北专刊》。其中,聚焦城市更新,采写《留白增绿绘就公园城市底色》《百余“后花园”尽显方寸之美——市北区在全市率先建成“百园城区”》,《市北:翠屏叠嶂入画来》《市北“醉春图”韵随心动》《市北:唤醒“沉睡”空间桥下别有洞天》;聚焦民事事实,采写《市北:在家门口托起幸福“夕阳红”》《市北区:3年内预计建成10所学校》。
与此同时,为“市北区区划十年宣传图片展”提供照片50余幅,展览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市北区的认知度、美誉度。拍摄的多幅新闻照片被市北区委组织部编著的《市北图鉴》采用;还积极为区直各部门提供照片,为做好各项宣传工推介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综合频道总监代志华
2022年以来,代志华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综合频道总监,团结带领全频道编辑记者围绕新区工委区委的中心工作,“全方位、大视野、多角度”报道新区的发展,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多面手”。
在他的带领下,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每年在青岛市级以上各级广电媒体播发新闻稿件700多条,各项发稿指标位居青岛各市区首位。其中《“共享员工”巧解复工复产用工难》等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等栏目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有力提升了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参与策划了啤酒节、音乐节、影博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等在新区举办的所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同时围绕中央、省、市、区的重点工作部署,先后组织策划了《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城市更新在行动》《发扬新区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抓落实》《打赢十二大攻坚战》等新闻专栏,全面宣传报道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他的带领下,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综合频道多次获得全省电视宣传先进集体一等奖,广播宣传先进集体一等奖,融媒体宣传先进集体一等奖。他本人被评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崂山区融媒体中心策划部副主任田晓凤
田晓凤自2021年参加工作以来,做过一线记者、导播、摄像、剪辑、后期制作、栏目和各类视频策划、制片人等,致力于讲好新时代故事。
从一线记者到策划制片再到团队骨干,田晓凤始终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求自我,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检验自我,以坚持锤炼“四力”激励自我。从业11年,参与制作策划的各类专题片、宣传片、汇报片、广告、中短视频、动画、设计等500余条,各类活动40余场。
期间担任光明网核心价值观本地制片和编导工作,带领摄制团队与光明网导演合作,视频在各大媒体平台转发;担任央视匠心之约栏目本地制片工作,和央视摄制团队共同完成《崂山石刻》的拍摄工作,项目已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独立制作的原创廉政主题漫画和纪委廉政八型干部漫画,在人民日报专刊发布;纪委清廉主题公益广告片,在学习强国等宣发;参与制作的主题广告片《正心正身正行》被中央纪委平台、省平台、学习强国等宣发、在人民日报专刊发布,作品获得省级优秀作品奖项;策划制作《巾帼战“疫”情暖崂山》主题宣传活动和岛城先锋人物短片,用镜头记录下先锋人物的感人事迹获得市委组织部党建优秀片。
策划执行了系列栏目《大石艺术季》主题论坛、《文艺回乡·遇见崂山》项目,文艺回乡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精心制作,旨在以文学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大石艺术季》主题论坛也是文艺回乡成果的落地展现,用品牌和专业路线赋能培育文艺产业,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样板;策划制作了榜样的力量、城市更新表彰大会、实体经济大会、民营企业家大会、人才林工作大会、人才大会、党课直播间、岛城先锋人物专题、崂山区建党70周年大型音乐党史课视频、崂山区首届荣休仪式、人工智能大会、青岛啤酒节30周年系列活动设计、各街道宣传片等多个市区重点项目和活动的宣传视频,并带队多次完成外地执行项目,多个作品在各大平台媒体传播,得到了广泛认可。
李沧区融媒体中心编辑刘琳
刘琳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新闻编辑工作。她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注重自身能力的学习和提升,在多年的李沧新闻后期编辑制作中,她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全年共制作李沧新闻300余期,无一差错,获得受众认可。
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刘琳不断摸索新媒体制作形式,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制作出了多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作品,先后与同事一起创作并制作短视频20余篇,阅读点赞量上万,并获得青岛市区市优秀广播电视作品奖电视播音主持项三等奖。积极参与《主播带你看李沧》、《走街道看发展》等专题的制作工作。今年,在“小李帮帮团”栏目中,制作了30余期围绕青少年心理和家庭教育的系列短视频,并在视频号和抖音号共同发布,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好评,为他们解决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扰问题。
城阳区融媒体中心电视专题部主任刘啸兵
今年以来,刘啸兵管理指导的“城阳融媒抖音”、“城阳融媒头条”收到显著新闻传播效果。城阳融媒抖音、头条各项数据增长迅速。2023上半年,“城阳融媒抖音号”和“城阳融媒头条号”共发布作品4700多条,粉丝从年初的26.8万增长到32.5万,“城阳融媒今日头条”日播放量达20万次,“城阳融媒抖音”日播放量达40万次,上半年作品总浏览量突破1亿次。精耕短视频创作。原创作品《新农人网红“娘子军”》在学习强国和大众网发布。原创系列美食短视频节目《食尚城阳》和《城阳创业故事》制作发布50多期,浏览量60多万。原创系列短视频作品《城市记忆》总浏览量已经超过600万次。围绕城市更新和建设创作作品60多条,《城阳区28个重点项目开工》浏览量10.2万次,《城阳河湾社区回迁》浏览量15.2万。《开心麻花入住城阳》浏览量17.6万次等,《标准的敬礼》浏览量600多万次、获赞9.6万。
2023年上半年,管理指导的“城阳融媒抖音”、“城阳融媒今日头条”发布寻人、寻物等社会公益信息20多条。今年2月,北京一位老人求助寻找现居青岛失联60多年的堂妹,接到信息后,立即组织团队制作短视频发布在城阳融媒抖音平台,不到24小时双方取得联系。今年3月,广西柳州一社会公益组织为牺牲在柳州的青岛籍烈士寻找家人,接到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制作视频发布,播放量达50多万,双方很快取得联系。
2022年以来,主创编辑的多部作品在全国、省、市评比中获奖。第一作者编辑的《特殊救援》获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21—2022年度纪录片类一等作品;第一作者编辑的《自然守护者》获2022年度山东新闻奖县级媒体专项奖一等奖、复评二等奖;第一作者编辑的《生态改善,白沙河已成鸟类天堂》获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短视频新闻”一等奖;第一作者编辑的《2022年度“感动城阳”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获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移动直播”一等奖。
即墨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璐璐
2022年以来,黄璐璐紧跟即墨区中心工作,持续挖掘即墨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亮点,对外奏响即墨好声音。截至2023年8月底,共在青岛以上主流电视媒体、主要栏目发稿1510余条,其中,12条新闻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上级台的约稿非常多元化,有新闻有专题,短视频甚至VLOG和现场连线,很多报道角度和形式要求不断提升新的业务技能。黄璐璐既关注央视新闻、山东新闻联播等官媒的客户端、视频号以及抖音号,也广泛吸收自媒体好的剪辑手法和讲故事的手段,不断学习积累,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使不同的选题做出新意。莱西疫情、即墨疫情期间,她制作了《青岛即墨:战“疫”一线党旗红》、《青岛:“担当”小伙跨越千里返即抗疫》等110余条新闻在青岛以上电视媒体发布。制作的《一位战疫父亲和女儿的特殊“见面”》、《95后姑娘婚礼当天奋战防疫一线》、《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等爆款短视频,在感动万千网友的同时,凝聚起强大的抗疫正能量,也为融媒传播向“秒时代”进发做了有益尝试。近两年,她先后有三个作品在省级广播电视节目评奖中获一等奖,七个作品获二等奖,两个作品获三等奖;八个作品获青岛新闻奖一等奖和青岛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
胶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立明
王立明,主要从事《胶州新闻》节目新闻采访工作。他以坚定的政治信念,用肩上的镜头,准确及时地记录了来自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大事、实事和鲜活事例;用手中的笔,撰写了大量富有激情、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凭借良好的功底和执著的敬业精神,采访报道了一大批来自基层、有着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23年是胶州大发展大跨越的一年,也是上合新区快速建设的一年,这期间王立明拍摄制作了《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启用》、《2023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论坛》、《全省收个空港保税区开关运行》、《上合之夏系列活动》、《上合组织青年发展论坛》、《我省首条TIR国际公路运输通道—“中俄专线”开通》、《全省青岛市重大项目开工仪式》等近160多条重要新闻报道,其中,有80多条新闻报道在《新闻联播》、《山东新闻联播》、《青岛新闻》等国内新闻节目播发。他采制的新闻《首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合亮点精彩“出圈”》获评2022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奖一等奖,他还先后多次受到胶州市委市政府嘉奖,荣获胶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胶州市防控先进个人、胶州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