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快照热点 > 嵩县 > 正文

小镇变身网红打卡点水土流失治理让洛阳变“美”增“收”

日期:2024/11/5 8:52:41 浏览:

10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洛阳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嵩县田湖镇的丹参种植基地变成网红打卡点,背后的秘诀是什么?洛阳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雷回答了记者提问。

“2019年以来,水利部门共实施了小流域、坡耕地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148个,总投资7.1亿元,新增水土流失防治面积1337.04平方公里。”王雷表示,治理水土流失让小镇成功变“美”增“收”。

生态治理机制持续创新

“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当地支柱产业相结合、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王雷说,项目区治理创新“三个结合”,重点发展经济林果产业、中药材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推动地方绿色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水土流失进一步得到遏制

洛阳地处豫西地区,山区丘陵面积占86.2%,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原因,导致水土流失总量大、分布广、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经过持续治理,洛阳市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了“双下降”。截至去年年底,洛阳市水土保持率达到70.76%,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环境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生态产品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宝”

2019年以来,洛阳市水利部门累计安排贫困县水土保持项目资金4.57亿元,占总投资的82.5%。

“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的实施,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系统治理,为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王雷表示,嵩县的丹参、宜阳的迷迭香、花椒等生态产品,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和经济增长点。同时,治理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庭院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助推器

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谋划,围绕村庄、城镇周边大力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在促进人居环境改善、水美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阳市建成了一批防控体系完善、人居环境优美、运行管理规范、防治效益突出的水土保持示范工程,获评全国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范弘烨赵檬)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河南洛宁:“益心为民”工作法推动弱势群体权益“一11-05

    今年以来,洛宁县检察院深入落实“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建立“1+1+N”工作法,即“设立一个工作站、构建一个法律监督模型、融聚多方力量”,精准推进“枫桥经……

  • 品牌案例11-05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福建考察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中国三农发布三农快评直通蓝厅三农智库三农创客英雄汇丰收……

  • 我们的人民城市:城市建设“更有温度”11-05

    来源时间为:2024-10-31黄墙红瓦、复古的红窗棱…如今的228街坊,已经成为老城区里的新地标。经历“修旧如旧”的精心打磨,这里保留了工人新村时代的印记。1……

  • 他山之石!曲万涛带队到汝阳考察学习11-05

    来源时间为:2024-10-26原创栾川融媒栾川融媒在结束浙江学习考察行程返栾后紧接着考察团一行又来到汝阳县进行考察学习10月25日,县委书记曲万涛,县委副书记……

  • 重点项目调研,彰显西工可喜变化!11-05

    来源时间为:2024-10-17重点项目调研,彰显西工可喜变化!2024-10-1718:21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10月16日,西工区委组织部组织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