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9-27
近年来,三门县委统战部紧紧围绕“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新时代侨务工作主题,坚持“跳出三门发展三门”,大力实施侨界“乡音嘹亮”工程,将“乡音乡愁”与“侨爱助富”有机联结,打通“侨资源”向“侨能量”的转化通道,引导广大侨胞积极投身、主动融入建设共同富裕的火热实践,实现侨胞与家乡“双向奔赴”。
向海
发声
打造“声动全球”队伍,以“乡音”荐三门
近日,通过三门和合文化阿根廷驿站的牵线搭桥,《三门声与味》宣传片在卢汉中国文化节上展播,现场吸引国外友人3000余名,线上播放量突破10万。“虽然远在他国,也希望能为家乡发展助力,让更多人了解这座位于东海之滨的小城。”作为站长,三门籍华侨陈敏说道。
近年来,三门县委统战部以“声动全球”队伍建设为抓手,牵头构建“政府机构—主流媒体—社会力量”多主体参与的“乡音”传播格局。精选视频达人、直播达人、新农人等自媒体网红15人、三门籍人士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账号50余个,持续输出三门特色文化,累计播放量突破100万。依托“外国人看三门”主题活动,邀请华侨和外籍友人3名担任海外“乡音”传播官,拍摄《村里来了“洋”学生city不city》等多则短视频,在海外新媒体播放量超过6万。联动县传媒中心,在Facebook、ins等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开设“YummySanmen”“中国三门”等账号,海外粉丝总数量突破20万人,成为三门首个粉丝量突破20万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
通过打造“声动全球”队伍,三门的好故事、好声音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同时橡塑制品、小海鲜、冲锋衣等三门特色产业也逐步走向世界,赢得了全球市场的关注。
向海
借力
搭建“内外联动”平台,以“乡音”助出海
“无论身在何处,乡愁永远是最熟悉的牵挂,我想为家乡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马来西亚侨胞罗奶锁如是说。
近年来,三门县委统战部持续释放“乡音”能量,唤起侨胞“乡愁”,立足本地特色产业,联动商务局、贸促会等单位,创新“联谊+经贸+出海”机制,以座谈会、展销会等多种形式,搭建海内外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引导海外华侨与本土企业实现政策宣传、市场拓展、合营共建等双向联动,走好三门产业转型提升和出海发展之路。
在海外侨胞的推动下,三门优势特色产业接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取得丰硕成果。例如,在以罗奶锁、杨晓庆等为代表的侨胞助力下,三门县的鱼、虾、贝、蟹等4大类10多种小海鲜“闯出”国门,其中青蟹、血蚶等水产品实现年出口近70吨;在制造业出海发展项目上,通过张学华、梅斌等侨胞牵线搭桥,冲锋衣产业以每年超1亿元的产值销往东欧等国,浙江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国成功建厂40亩,三门海纳工艺品有限公司在美国设立海外仓2个。今年上半年,三门实现外贸出口额47.3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居台州市第3位。
向海
图强
打通“侨胞反哺”渠道,以“乡音”促回归
“我们以乡愁为情感基础,向海外侨胞传播‘乡音’,打造侨胞与故土之间情感、文化交流平台,同时驱动平台的‘流量’转化为侨胞反哺家乡的‘留量’,全力吸引侨资回归,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三门县委统战部侨联综合科负责人表示。
三门县委统战部致力于把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最浓乡愁”化为三门乡村振兴的“最美风景”,探索构建宣传引导、靠前服务、搭建平台、投资跟踪等全周期服务链,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创投资本、服务机构等各类创业资源和要素,全力招引侨资回归。此外,还持续扩大侨爱助富覆盖面,推动优质侨商、侨企结对共富工坊,拓展侨商侨企与来料加工经纪人交流对接渠道,架起订单“优、快、多”的桥梁。2023年以来,全县侨胞投资签约29亿元,其中浙江凯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韬羽新材料有限公司2家侨企签约投资额超过10亿元,意大利侨胞傅玉楼投资的油橄榄产业基地成功入选省2023年“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项目。
今年9月,三门县来料加工协会组织10余位侨胞赴义乌交流学习,期间,完成订单签订700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三门已建成“侨助工坊”26家,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人均年增收约3万元,通过盘活闲置农房近3000平方米、闲置厂房近2000平方米、闲置土地50余亩,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企业发展,实现“三方”互惠共赢。
下一步,三门将持续深化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发挥“乡音”传播在侨胞与家乡“双向奔赴”中的穿针引线作用,向新提质,积势成力,以侨之智、侨之力、侨之行,谱写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精彩“侨”篇章,全力打造“同根连心”行动三门样本。
(供稿:三门县委统战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
浙江统战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市县热线台州三门:“乡音嘹亮”侨胞与家乡“双向奔赴”》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