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瑶瑾田芳美
近日,全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学,道路上的车辆明显比暑假期间增多,不少人的通勤时间因此被拉长。而海盐县新桥路新增的“上学绿波时段”却给接送孩子的家长带来了惊喜。家长们表示通行和平时没有多大区别,很顺畅。
不仅如此,海盐全域“三纵四横五县际”共12条全时段“绿波道路”优化工程也提前完成,并全部联动组网,里程约144公里。根据高德智慧交通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出行评价显示,海盐早晚高峰平均速度36.6公里/小时,拥堵指数为1.31,出行畅通度全市排名第一。
超长绿波带很“丝滑”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拥堵已成为城市“通病”。如何在有限的道路资源下,利用科技手段,尽可能增加道路通行效率,是海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海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周阳介绍,辖区内嘉盐线全段(嘉盐线—新桥路—秦山大道)总长约22公里,横跨39个路口,是海盐南北向交通主动脉。该路段与G525、海兴路、枣园路、盐湖路等多条大流量要道相交,沿途密布小区、学校、工业园区等交通吸引点,承担着极大的道路通行需求。“全段交通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多,通行效率不高。”周阳说。
交警部门通过对沿线各个路口的深入研究分析,充分利用“绿波”特性设计相位差,以减少停车点、增加“绿波带宽”的信号优化策略为主,达到多协调、少停车的通行状态。
家住海盐盛世嘉园的钱先生工作单位在德信广场附近,他说自己上班走新桥路和枣园路,以前感觉总是在等红灯,“现在最多等3个红灯,驾车体验很‘丝滑’!”
正如钱先生所说,这条超长“绿波带”充分考虑了市民感受。海盐交警考虑到新桥路(嘉盐线中段)在早高峰开始之前,还有家长送学生上学的需求,在原划分6个信号控制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1个“上学绿波时段”,在满足家长接送学生通行需求的同时,保障市民正常通行。
据悉,嘉盐线全段“绿波”优化后,高峰周期由160秒降为150秒,平峰单向平均用时由35分钟左右缩短至28分钟左右,通行效率提升约20%。
请市民做“绿波体验官”
“在‘绿波带’建设中,我们一直在倾听市民的声音。”海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绿波带”的建设除了调整信号配时周期外,也需要通过定时监测不断修正参数,以减少外部干扰因素对“绿波带”的影响。“群众反馈越多,我们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能更优化。”海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说。海盐交警坚持把“民意民智”请进来,全县273名市民作为“绿波体验官”,实时在微信群中交流信号配时调整后的驾车感受,为治理交通拥堵出谋划策。交警和技术人员也会根据体验官的反馈进行回复、记录,从而优化改进。
家住海兴路的章女士说,以前对“绿波带”基本无感,因为“只有一小段而已”,但现在开完一段“绿波带”,转个弯后又能接上另一段,“感觉已经织成了一张‘网’。”
据悉,之前海盐已经完成了21条主干道的“绿波带”基础建设,今年又进行了深度优化,推动“绿波带”由数量向质量转变,通过优化不同“绿波带”之间的外部相位差参数,在不同时段增加“绿波带”间的关联性,编织形成“双向绿波网”。数据表明,在“绿波带”行驶的车辆平均停车次数较普通路段下降31.8%,群众驾车体验有了很大提升。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