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青城,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城市更新的步伐。在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馨苑小区的改造现场,施工人员正顶着烈日忙碌作业。搅拌机的轰鸣声、电钻的嗞嗞声与居民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老旧小区“逆生长”的交响乐。这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正是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动缩影。
“您瞧这施工进度,再过半个月,咱楼体外立面就能穿上‘新衣裳’,屋顶再也不会漏雨了。”在馨苑小区,70多岁的居民王大爷拄着拐杖站在楼下,望着工人师傅们忙碌的身影,脸上笑开了花。作为在该小区住了10多年的老住户,他对改造期盼已久:“不光路面、管网要改造,还要建为老餐厅,这可解决了我们老年人吃饭的大难题。”
一旁遛弯的张阿姨也凑过来感慨道:“以前小区污水管道老堵,一到雨季就返水,出门都得踮着脚走。听说这次改造首先就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再也不用遭罪了。社区还要建聚心议事凉亭,以后我们老年人聊天、下棋也有了好去处,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馨苑小区的蝶变是呼和浩特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写照。该小区始建于2004年,11栋楼里住着700多位居民,其中退休老人和空巢老人占比不少。“改造前,我们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了居民的急难愁盼。”大学西路街道新建东街社区负责人于涵介绍,针对小区老年人多的特点,将该小区9号楼前废弃假山景观改造成100平方米的为老餐厅,并配套建设聚心议事凉亭,让改造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据赛罕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梅文君介绍,目前馨苑小区楼体外立面腻子已刮完,支路管网改造完成,总工程量完成70%,预计8月底全面完工。届时,屋面防水、外墙涂料、楼梯间修缮、单元门更换等主体改造,以及水、电、热管网升级、院面硬化、安防系统完善等基础设施改造将全部完工。
今年,呼和浩特市计划实施中央补助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272个小区,涉及楼栋1107栋、53424户,建筑面积460.12万平方米,概算投资约18.6亿元。截至目前,272个小区全部进场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其中,新城区、玉泉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已完成总工程量45%以上;其余区县正加快改造进度,预计9月底全部完工。
“各小区情况不同,有的路面破损,有的管网不畅,有的停车难。我们坚持‘一小区一方案’,把发言权交给居民,让改造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呼和浩特市物业服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王园园说,改造不仅要让小区好看,更要好住,通过成立专项督导检查组全程监督,确保改造成效经得起检验。
在聚焦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为目标,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
家住赛罕区中专路街道园艺所小区西区的居民安阿姨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用水是老大难,一到用水高峰就断流。今年小区换了新的供水设施,现在24小时都能用上自来水。”
据悉,在2024年解决502个小区吃水难问题的基础上,今年呼和浩特市正推进460个缺水小区供水设施改造,年底完工后将告别“高峰断流”难题。
此外,全市还常态化开展住房风险隐患排查,推动462户农村危房、27户城市危旧房改造,保障群众住房安全;完成128处燃气安全隐患整改,推进59公里燃气管网改造;解决453项消防遗留问题,探索危险房屋更新途径……一系列民生工程的落地,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从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到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如今的青城,不仅有整洁的街巷、优美的环境,更有邻里间的温情与便利的生活,一幅宜居、韧性、智慧的文明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