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芦山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芦山县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芦山新篇章的决定》。
决定指出,坚定“蜀根汉魂缘起地·生态经济先行区”的总体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一县一城示范统揽、两极三园联轴融圈、全域多点协同发展”战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统筹协调、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健全完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芦山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四川芦山县经济开发区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芦山县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提出坚定建设“蜀根汉魂缘起地·生态经济先行区”的美好愿景。旨在通过芦山“蜀根汉魂”最具深厚底蕴的文化符号,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之城、产业之城、魅力之城。
现代绿色纺织产业集群是芦山县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先行区的主导产业之一。
芦山县纺织产业园是全省省级开发区中唯一以纺织作为第一主导产业的园区,在园内的湘邻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先进的生产线上,一袋袋棉花,经过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程序后,成了一筒筒优质棉纱……工人摸摸触屏,就可以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
自2007年第一家纺织企业落户以来,芦山县纺织产业规模凸显,初步形成了集化纤、纺纱、织布、制衣于一体的现代绿色纺织产业集群。
芦山县纺织企业车间
近年来,芦山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突出先进制造业主导地位,集中力量构建具有芦山特色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通过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坚持以“智改数转”赋能新型工业化,7个项目被纳入全市“智改数转”项目库,居全市第一。
同时,推动新兴产业“新树扎深根”。锂电负极材料产能8万吨的福瑞锂电项目建成试产,有效弥补石墨化生产线“空白”,芦山成为全国重要的锂电负极材料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主引擎、主战场。芦山县如何运转好这一发动机、主引擎、主战场?
全会提出,深化产业发展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县委领导、政府执行、分组作战、专班推进”工作机制,推动两大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农文旅产业实现“多点开花”,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布局,不断厚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积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不断提高要素服务保障水平,全面盘活闲置资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以国省市战略任务为牵引
扩大开放改革与开发互促互进
落户芦山县的雅安迅康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川藏道地药材种植、发酵类中药饮片和特色中成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生产企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公司自主设计了智能数控化红曲生产系统、青黛生产智能温控系统等生产线设备、控制系统,实现了中药材产业从依靠传统经验到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转变。
“这样做,除了节省人力外,更能有效解决中药生产过程多成分、多参数、复杂体系控制技术的难题,以更高的效能、更快的速度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中药产品。”芦山迅康药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江介绍说。
迅康药业是芦山县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领建川藏中药材产业协作基地的发展成果之一。
川藏中药材产业协作基地,是雅安市委赋予芦山的重要使命。
全会提出,立足“雅药”优势,汇集“藏药”“川药”,促进三产协同,加快建设“雅药”核心基地、精深加工中心、川藏集散中心、川西药养中心“一基地三中心”,全力推动市委赋予芦山领办“川藏中药材产业协作基地”重要使命破题起步、成势见效。
芦山县大川镇小河村白芨种植基地
同时,要健全区域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构建协同发展格局。提升交通外联内畅水平,大力拓展东融西拓“大动脉”、加快构建畅通南北“主轴线”、持续优化网联城乡“微循环”,对内实现乡镇三级公路全覆盖,对外实现从“毗邻成都”到“融入成都”。深化区域交流合作,聚焦东融成渝、联结康藏,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战略取向、地缘合作、对外交流上持续发力,加快构建全向宽域、高频多维的全面开放大格局。
以人才体制机制为牵引
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能成长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据了解,芦山县连续几年通过“雅州英才”工程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并通过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落实保障政策,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能成长。
全会强调,要健全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提升创新驱动效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更加符合教育系统实际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芦山县城一隅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孵化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更多源于芦山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动“芦山制造”向“芦山创造”迈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分类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机制,大力实施“蓝领强基”“绿领振兴”“灰领培育”三大行动,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能成长。
金戈铁马闻征鼓,敢乘长风破关山!
今日的芦山,正把改革的决心向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新方式和更深层次不断拓展,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勇于创新、敢于争先,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统筹协调、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系统谋划芦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统筹抓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价值转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改革工作,为加快建设“蜀根汉魂缘起地·生态经济先行区”贡献更大力量。
(四川经济网记者赵旭东)
(图片由芦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