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聚焦品牌引育,做好“精品”文章。充分发挥高端商业和传统民族品牌“虹吸效应”,提升消费能级水平。增添“高精奢”品牌动力,支持各商业运营机构引进古驰、菲拉格慕、欧米伽等高端、新潮、轻奢商业品牌入驻,年内宿城区商业品牌占全市比重突破65%。焕发“老字号”品牌生机,持续推进中华和省、市老字号建设,支持鼓励三园甜油、红楼酒家等10家老字号企业讲好“一品牌一故事”,提升“老字号”综合竞争力,共同深化“宿有千香”品牌内涵。紧跟“热时尚”网红经济,持续推进古黄河滨水商业核心区、海派城夜经济休闲街区、古北特色步行街等网红集聚区业态提升,引进地标美食、网红餐饮、音乐市集等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精品点位大合集。
二是全面聚焦载体建设,做实“便民”文章。打造具有标杆性、标志性和引领性的消费场景,提供更为便民的消费体验。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有序推进新盛街、金樽坊酒街、宝龙24街、黉学街、楚街等特色步行街,金鹰购物中心、宝龙城市广场、吾悦广场、中央商场等商贸综合体补齐服务业短板,年内新建或改造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6个,富康社区建成省级数字商务试点社区,幸福社区、魏井社区、楚苑社区、项里社区、府前社区建成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激活特色商圈经济活力,指导各商业载体梯度培育、错位发展,一企一策建立业态更新迭代机制,差异化提供餐饮、亲子、娱乐、健身、零售等消费场景,不断完善商圈便民服务功能、活跃消费市场。年内主城区四大商圈累计吸引消费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以上。
三是全面聚焦消费环境,做优“体验”文章。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共建和谐有序的消费生态。支持多业态融合,携手美团、饿了么等数字经济平台,办好“云购宿迁、乐享宿城”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传统商贸即时零售,提供更高品质的消费体验。完善商务诚信制度,收集“互联网+”“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类信息,多维度掌握商贸流通建设状况,做好“诚信兴商”宣传和企业选树,营造规范的消费秩序体验。强化惠民政策落实,大力推广以旧换新,组织比亚迪、丰田等70家4S店和苏宁易购、京东五星电器等重点家电零售商分类开展置换更新、以旧换新、报废更新等政策解读和帮办服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传递更为贴心的服务体验。
四是全面聚焦夜间经济,做足“活力”文章。深度融合消费需求和文化传承,做强“月美古黄河”等夜经济消费品牌。创新柔性管理,在不影响安全秩序前提下,鼓励支持商家在用地红线退让范围内,利用餐车、摊位、快闪店等方式拓展经营,推动各商业主体晚间18点-22点消费占比超全天营业额50%以上。发展“夜播”经济,实施直播电商领航工程,做大做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卡琳国际电商直播基地和王官集文创产业直播基地,年内引育短视频、直播、营销等服务机构10个以上,促进直播带货与夜经济融合发展。增强跨界联动,携手文旅、体育部门持续探索“旅游+”“运动+”“文化+”等花样玩法,联动推出夜经济活动100场以上,加速以夜食、夜游、夜购等消费新形态点亮市民“朋友圈”,打造一张“灯火璀璨处、消费正当时”的宿城新名片。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尹者刚
谢谢赵局长,下一个问题。
记者四
顾区长我是现代快报的记者。现代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宿城区在推进互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有什么具体的举措?谢谢。
顾 宇
好的,这个问题请宿城区发改局局长徐 建同志回答。
徐 建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宿城区聚力“三争三创”,聚焦“强化主城区地位、高标准打造城市核心区”,以现代服务业示范引领行动为抓手,发布《宿城区现代服务业登高提质三年行动方案》《宿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攻坚突破年工作方案》《宿城区服务业招商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系列文件,助力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2024年1-8月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收184.29亿元,同比增长159.3%,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比重达76.6%,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97656”工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补齐互联网行业短板。
一是聚焦科技赋能,推动新兴服务业提速超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鼓励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带动人员就业,打造全区经济新增长点。打造数字要素产业园、知识产权集聚区等载体,加大项目引培力度,推动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获批建设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现有中知在线、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等11家公司入驻。数字要素产业园以培育数据要素、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等技术,实现产业生态系统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已入驻网易、纸元科技、海康威视等10余家企业。
二是聚焦挖潜引育,加大互联网企业摸排力度。瞄准本区互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短板,重点围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对核算影响大的行业,排定准规上企业培育库。运用考核激励,引导各属地有的放矢,细化具体措施,明确具体责任,通过“存量挖潜”和“项目引建”两方面做好增长点摸排工作。充分发挥讯飞智课等互联网服务业重点企业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万服云联、易道创服等企业入规纳统,补足互联网行业短板。
三是聚焦集聚发展,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强化宿城数字经济产业园载体平台建设,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和引擎,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和支撑,聚焦跨境电商、直播平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数字文化等数字经济产业,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入驻,打造高品质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发挥集聚效应,积极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加强数字经济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建设,全力打造“西城数谷”地标,为引领和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大脑”和“数智基地”。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尹者刚
谢谢徐局长。下一个问题。
记者五
顾区长我是宿迁晚报的记者。当前,各地都在旅游发展上持续发力,带动城市消费,请介绍一下宿城在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上有什么举措?谢谢。
顾 宇
好的,这个问题请宿城区文广旅局局长刘根玲同志回答。
刘根玲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宿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展示城市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紧紧围绕“水韵天成自在宿城”文旅品牌打造,加快建设长三角知名生态休闲旅游名城。2024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文旅产业在提振城市消费、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等方面作用有力彰显。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夯实文旅产业根基,丰富文旅产品业态,以高品质项目、高标准赛事、高水平融合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整合资源,串联项王故里、新盛街、宝龙金鹰街区、楚街等城市核心商圈,打造西楚文化记忆轴线。通过运营升级,增强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朱海休闲运动小镇等项目核心竞争力,拓展城乡市集、露营经济等新场景。推出文旅消费游、亲近自然游、红色研学游、自在乡村游、舌尖美食游等5条精品游线,做精做强SU·清水湾酒店、SU·海梦田房车营地等SU系列300余间客房。围绕“赏民俗听曲艺品文化”主题,全年举办“马陵放歌”“周末书场”等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拓展“非遗+”新经济,做优旋木雕等9家非遗工坊,推动剪纸、烙画等传统工艺搭乘数字经济东风,上云出圈,让更多的“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二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构建城市多元融合的夜间消费圈,沿古黄河省级滨水休闲街区打造“一水一城一都多节点”夜间经济带。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培育更多的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注入社交、舒压、演艺等新型诉求,融入西楚文化、水文化等元素,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建设金樽坊、渔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小而美”“小而精”项目,推动城市向新与乡村向美双轮驱动。积极探索“文化+百业”“百业+旅游”,大力推动文商旅、文体旅、农文旅深度融合,开展垂钓、骑行、帆船、游泳等精品赛事,丰富“跟着赛事来旅行”“跟着演艺来宿城”系列主题游径,让城市休闲与乡村度假互促互进、双向奔赴。
三是加大文旅宣传推广。全面融入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深化与南京、苏州等重点客源城市协作交流,推动城市Ip与特色品牌出彩出圈。多渠道拓展“视听+文旅”新消费,加强与开心麻花等知名演艺团队联名合作,制作歌曲MV、情景短剧展现宿城的田园画卷、水韵风情,持续做好宿城精品文旅线路、夜游线路宣传推介,吸引央媒和省级媒体聚焦宿城。持续举办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邀请新锐旅游达人拍摄文旅宣传短视频,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矩阵式传播,让旅游的“流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量”。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尹者刚
谢谢刘局长,下一个问题。
记者六
顾区长我是宿迁新闻广播的记者。城市商圈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宿城在发展城市商圈、推动主城商贸服务业有哪些举措?谢谢。
顾 宇
好的,这个问题请宿城区古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仇豪杰同志回答。
仇豪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商圈是一座城市经济、文化、活力的缩影,也是提升城市消费能级的重要载体。古城街道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人,坐落着2大市级主商圈,即古黄河滨水商业带、霸王举鼎商圈;同时,商圈周围还集聚了金鹰、宝龙、水韵城3大商业综合体,宝龙24街、宝龙后街、楚街等4条特色街区以及中豪写字楼等9座重点商务楼宇,2023年实现限上贸易额突破100亿元、规上服务业突破50亿元,城市商圈经济迈上新台阶。
作为宿城区商贸发展的主要阵地,近年来,古城街道锚定建设“主城商贸核心区”的发展目标,攻坚突破现代服务业,全力以赴招引新项目、转化好项目、盘活低效空间,持续挖掘潜力、激发活力,不断为全区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是高位谋划,在布局发展上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坚持“2349”产业布局,通过市场注资、国企参股等形式,逐年对古黄河滨水商业带商圈周边的街区进行升级改造,塑造宝龙24街成为群众身边的“深夜食堂”、宝龙后街“精致、时尚、有格调”、楚街“半城繁华”景象,以及西楚农贸市场成为“全市首个智慧菜场”,通过商圈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活跃消费市场,打造宿迁“城市客厅”新名片。以中豪写字楼、凯琳瑞商业楼、月星家居为代表的霸王举鼎商圈,已逐渐形成建筑地产、家居建材、住宿酒店集聚地,现有贸易企业2500家,服务业企业600余家,培育“四上”企业70家。二是坚持错位发展原则,以满足各层次消费群体“一站式”购物需求为主线,突出“一商场一定位、一街区一特色、一楼宇一方向”的发展原则,鼓励商业综合体持续引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开设“宿迁首店”,金鹰、宝龙已集聚DIOR、雅诗兰黛、赫莲娜等36家一线品牌首店首驻,带动戴森、泡泡玛特、凯乐石等49家知名品牌在周边布局,今年计划再引进“欧米茄”手表、“金至尊”珠宝等20家宿迁首店品牌,做强“首发经济”。
二是系统发力,在方法路径上推行“四个一”机制。我们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项目攻坚,推行一图一库一表一站的“四个一”工作法。绘制“城市楼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