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8-16
去年11月,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云南省培育建设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提出“支持瑞丽市、景洪市、腾冲市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建设消费场景独特、边境贸易活跃的口岸特色消费城市”。近日,记者就口岸特色消费城市如何先试先行话题进行了实地采访。
云南省拥有4000多公里边境线,有傣族、景颇族、佤族等众多跨境民族,瑞丽、河口、磨憨等边境城市和众多国家一类、二类口岸,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立体交通网络正逐渐形成。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边地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快速发展的跨境贸易等为打造口岸特色消费城市提供了基础条件。
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相关专家认为,培育建设口岸特色消费城市要突出“口岸”“特色”“消费”等核心要素,赋予城市新功能定位,增强区域消费综合承载能力,提升云南消费集聚力和外来消费吸附力。瑞丽、河口、磨憨三个重点口岸可作为突破口,先行先试。
具体可从下面三措施入手:
优化口岸消费供给
在瑞丽、河口、磨憨三城市探索“免税购物+跨境电商+旅游商品”旅游消费新业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免税市场。构建“口岸+商圈”消费新场景,在瑞丽、河口、磨憨三个重点口岸规划建设“无须过关”便可买卖的中老、中越、中缅跨境消费商圈,拓展跨境旅游和商贸零售行业市场。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边合区等政策优势,支持瑞丽、河口、磨憨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消费者独具特色及吸引力的中国家居商城,推出智能家居、小型家电消费。鼓励口岸特色消费城市培育打造一批大型国际会议、国际性节会等重大消费平台,争取国家级、国际化机制性博览会落户,带动云南本土品牌、新业态新模式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边境仓、保税仓和大宗商品交易储运基地,支持建设分拨中心、交易中心等专业进口平台,扩大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特殊商品进口业务。
丰富边(跨)境、民族特色体验
云南是旅游大省,发展的基础在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在旅游业,发展的出路在旅游业。口岸特色消费城市要依托民族、文化、生态、教育等资源优势,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联合周边国家共同打造一批跨国(跨境)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以磨憨口岸等为重点的中老跨境旅游线路,以瑞丽口岸等为重点的中缅跨境旅游线路,以河口口岸等为重点的中越跨境旅游线路。
探索推出自驾游等跨境旅游产品,形成南亚东南亚黄金旅游圈。鼓励红河、德宏、版纳与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联合举办热带雨林跨境马拉松越野赛、汽摩挑战赛等跨境赛事,加强边境地区跨境民族的体育交流。支持傣医、彝医、藏医等民族医疗特色专科、民族医疗研究基地建设,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健康游。
借鉴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经验,争取在磨憨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部分药品及医疗器械业务试点,引进泰国、日韩等国外高端医学研究和医疗资源,打造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国际健康医疗产业综合体。
提升出入境便利化水平
加快构建国际化、广覆盖的航空网,重点拓展南亚东南亚航线,积极发挥昆明第五航权试点作用,支持南亚东南亚等地航空公司承载经昆明至第三国的客货业务。
提升签证办理便利化水平,实施跨境自驾通关便利化政策,推进外来游客通关便利化。推进磨憨口岸旅客“一地两检”。加快推动磨憨铁路口岸试行“一地两检”查验模式,全面提升中老铁路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各陆路口岸至少设置1个固定区域+1个流动服务站,主动发放云南旅游攻略等宣传书籍资料。在口岸LED宣传屏投放云南文旅、云南旅游消费热点和各大商圈的宣传片。开展通关旅客满意度调查,帮助旅客解决口岸通关的各类问题。按照“一口岸一方案”的原则,以口岸智能客流分析系统为抓手,全时段监测客流动态变化,提前预警客流高峰,及时调配人员力量和周边交通组织,确保跨境旅客出行安全有序。
云南网记者赵岗通讯员李璇
文章来源于:http://www.kzrd.com 快照热点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