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播的央视开年大剧《六姊妹》凭借引人深思的历史背景与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深受观众喜爱。该剧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背景,叙述了何常胜一家的迁居过程,展现了六个女儿在时代变迁中成长与奋斗的历程。
随着《六姊妹》的热播,剧中描绘的起点——扬州江都区以及迁徙后的田家庵区,之间的历史联系逐渐被挖掘出来。田家庵不仅是故事的核心发生地,更因其浓厚的时代氛围,引发了观众对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共鸣。无怪乎该剧成为兼具情感与历史厚度的现象级作品。
自2月11日起,“田家庵发布”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中的老淮南故事》系列,文章浏览量迅速突破10万+,点赞量也超过1000+。在这些篇章中,《田家庵的由来》《传奇老北头》《淮河渡口候船室》等内容将剧中情节与现实中的地标以及风俗文化巧妙连接,感动了无数人,带动了强烈的“全民忆旧”热潮。读者们积极留言他们的老照片与旧故事,让记忆之河重新涌动。
与此同时,扬州网也推出了《“江都六姊妹”外迁往事》,重现了上世纪60年代江都174名工人集体奔赴田家庵的动人场景。两地融媒互动由此启幕。2月17日,剧中大姐何家丽一句“咱们田家庵这么大”激发了热烈讨论,田家庵区融媒体中心随即推出《咱们田家庵这么大,究竟有多大?》《看打卡田家庵码头》等融媒体产品,以图文、视频全方位展现城区的历史变迁。
在这些作品中,《之幸福说》短视频更是聚集了3万+的浏览量。观众留言道:“原来剧中的春燕酿造厂,就是现在的老厂区!”两地的互动关系不断升温,3月8日,田家庵区两次访江都,签署了友好城区及战略合作协议;同时,2月27日,“田家庵发布”推出的《明月何曾是两乡——听江都人讲述援建淮南的故事》广受欢迎,使今日江都的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同步转载,形成了良好的“双城同频”效果。
为了挖掘援建者后代的“双城记忆”,3月12日,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江都频率的记者也前往田家庵进行了深入采访。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大家回顾历史的点滴,更为文化认同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六姊妹》的热潮正在转化为实际的地方发展动能:文旅部门已推出“跟着剧集游田家庵”的线路,老北头、龙湖公园等取景地的游客量环比暴增200%;与此同时,商务部门也积极对接江都企业,推动两地商贸合作。
这种“从荧屏到心间”的情感联系,深化了两地的文化认同,更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体现。未来,两地将以“影视+文旅+经贸”为纽带,共同书写“江田共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