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快照热点 > 通川区 > 正文

达州市通川区:文明实践“走心”更“暖心”

2024/12/26 9:11:39 点击:

一项项紧贴需求的文明实践活动“出圈”又出彩;精准“滴灌”的文明服务接地气聚人气;“志愿红”擦亮“文明招牌”……近年来,达州市通川区突出为民导向、注重资源整合、拓展活动阵地、培育特色品牌,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由探索前行向深化拓展、由梯次推进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迈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犹如阵阵春风,吹拂着通川大地,描绘出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多元服务构筑文明实践“新高地”

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是时代之需、群众所盼,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举措。

前不久,在小北街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者在“商居邻伴一家亲长桌相聚筑温情”主题文化活动上,给200余名孤寡老人、高龄老人、残障人士带去了一场美食盛宴。在美食香、欢笑声、烟火气中,邻里情谊、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升华。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秉持‘服务在身边’的理念,让社区成为更加文明、美好、和谐、宜居的家园。”小北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通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统筹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的同时,打造资源服务共享平台,充分吸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融入文明实践,提档升级54个实践站,文明实践阵地从传统的所(站)不断延伸到景区、企业、小区、校园、公园广场、田间地头,切实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同时,依托家风家教巡回展演、徒步登高运动会、红色“小喇叭”宣讲等18项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文明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

共建共享打开文明实践“新格局”

“端午、中秋这些节日,志愿者都会到我家里来帮忙打扫卫生,有时候村上还会有惠民演出,有了这些活动,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没有那么孤单。”凤凰村的独居老人张婆婆感慨道。通川区依托“川善治”平台,为文明实践所(站)和群众搭建起文明实践供需的“云端”桥梁,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基层一线、走进百姓家中,以多种形式送关怀、送服务、送温暖,让群众尽情享受“红马甲”带来的文明大餐,文明实践在街头巷尾遍地生花。

据了解,通川区以点带面,按邻近原则在全区18个乡镇街道建立“文明实践共建带”,将全区145个文明单位、56个文明校园,以及20个文明实践基地与实践所(站)构建结对关系,同时,结合文明餐桌、文明乡风建设等需求,以实践所(站)为主阵地开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了阵地共享、队伍共育、活动共联、品牌共塑。

同时,将14户文明家庭、21名道德模范、60位“身边好人”、15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和10名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按需组合,成立了“银龄宣讲团”“家风家教名师库”“知心姐姐”“榜样说”“580——我帮您”等特色的志愿服务团体,深入到城乡基层开展理论宣讲、文化展演、知识科普、义诊义剪等活动,有效传递党的声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明细胞”活跃在各个文明实践阵地中,为通川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游严严郑涛四川经济网记者王晓英赵权军)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绵阳市:媒体监督“辣1度”纪检监督护民生
绵阳市三台县塔山中学召开2024年秋季第三期班主任工作会
四川省剑阁县白龙镇:试点项目建设筑牢小型水库“智能防线”
最新图文
广安区:点燃工业引擎激活发展动能
眉山市东坡区召开新型工业化暨“服务业攻坚年”推进大会
四川彭山:禁毒宣传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