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9-25
时 间:2024年9月25日上午10:00
地 点:宿迁日报社12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宿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尹者刚
发布人:宿豫区委副书记、区长 徐源
宿豫区委常委、宿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徐光良
宿豫区商务局局长 王化文
宿豫区工信局局长 刘 锋
尹者刚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宿豫专场。
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宿豫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源同志;宿豫区委常委、宿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光良同志;宿豫区商务局局长王化文同志;宿豫区工信局局长刘锋同志。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宿豫区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徐区长介绍有关情况。
徐 源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向大家介绍宿豫发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代表宿豫区委区政府,对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宿豫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宿豫是宿迁中心城市“一体两翼”的东翼,因电商而闻名,2004年撤县建区,面积6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5万人。近年来,宿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多占份额、多进位次、多作贡献”的目标追求,着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厚实的“宿豫答卷”。
这些年,我们在苦干中求突破,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近三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6.9%,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均值,去年成为全市首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是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三年来10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这些年,我们在奋进中抢先机,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聚力壮大以数字经济、新材料、食品饮料为主导的“3+3+X”产业体系,集聚京东、惠普、抖音等互联网企业830余家,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产值增速超20%,电商园区成为全省首批5家省级软件名园之一,是苏中、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新材料产业产值达260亿元,累计培育A股上市企业5家、港股上市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数量苏北领先、全市最多。形成了优质籼米、标准化果蔬、精深加工型肉禽三个特色农业产业,肉禽养殖规模、精深加工能力全省领先。
这些年,我们在发展中补短板,城乡面貌实现新提升。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近三年实施棚改项目6个,新建安置房项目4个,完成老旧小区全域改造,宿连高速宿豫段、北京路快速路等道路建成通车,牡丹江河泵站建成投用,城市通行能力、排涝能力有效提升。实施47个农房改善项目、2.06万户农民搬入新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等次。发展壮大乡镇工业,建成乡镇标准化厂房145万平方米,入驻项目78个,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2500余人,去年涉农村、社区集体经营性平均收入突破230万元,处于苏北前列、全省中上水平。
这些年,我们在克难中显担当,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把有限财力投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领域,新建城区学校15所、新增学位1.53万个;启动区康复托养中心、妇幼保健院建设,新改扩建区属公立医院5所,宿豫区人民医院开业运行。与如皋、张家港合作办学,与省中医院、苏州市中医院、南通市六院合作办医,引进留住高层次教育医疗人才团队。把就业作为民生重点,三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9万人,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第一,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47,全市最优。
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对更深层次推进数实融合,建设长三角北翼数字经济节点城市,打造电商名城作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宿迁重要的城市单元和产业发展板块,宿豫将立足禀赋优势,扛起使命担当,加快建设产业繁荣兴旺、多产共荣共生、产城互促互进的宿迁电商名城核心区。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更有竞争力的数字高地。扛牢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主阵地职责,实施“12678,电商再出发”转型行动,到2026年,宿迁建市30周年,推动电商片区集聚超1000家企业,企业年开票额超2000亿元,实现入库税收超60亿元,带动就业7万人,集聚居住人口8万人。培育壮大“直播电商、数据服务、数字金融”三大地标产业,建设集软件研发、总部经济、金融中心为一体的宿迁数字经济中心,打造“挖不走、搬不了”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2024年预计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1300亿元,“大数据+”产业链产值达到180亿元,新培育百亿级电商平台企业1家。
二是加快建设更有烟火气的东部新城。实施服务业扩量提质行动,组建招商专班,抓好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贸易企业招引培育,力争到2025年,规上服务业营收突破5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占全市30%以上。做强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宿迁森迪野生动物世界、华东汽车科技城、文化艺术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实施万达商圈、电商园区商圈繁荣计划,构建“吃喝玩乐购”全生态消费场景,以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点燃东部新城的时尚活力。
三是加快建设更有支撑性的产业体系。保持定力抓招商、育企业,用好国家级高新区、省级化工园区和乡镇标准化厂房等优质资源,启动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陆集临港产业园建设,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行动”,推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年内化工新材料、化学纤维、食品饮料3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实施工业上“百”突破行动,年内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00家,省星级上云企业突破200家,实现开票销售超50亿元企业突破。
四是加快建设更有幸福感的宜居家园。围绕更高水平“民生七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新增财力八成以上用于民生支出,每年实施一批民心工程,做好“一老一幼”服务,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和医保惠民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让群众生活年年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精准发力防风险、除隐患,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各位媒体朋友,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宿迁电商名城核心区,宿豫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锚定目标定位,抓住关键增量,撸起袖子加油干,低调务实不张扬,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豫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尹者刚
谢谢徐区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感兴趣的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在新闻单位名称。
记者一
徐区长我是新华日报社的记者。刚才发布材料里提到“宿豫因电商而闻名,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产值增速超20%”。请问,在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引领地区跨越发展方面,宿豫区还将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徐 源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宿豫既有迫切的需求,也有清晰的路径。我们把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认清自身“有什么”,明确今后“干什么”。
自身“有什么”,就是有基础、也有瓶颈。近十年,宿豫依托京东集团,形成了以客服呼叫、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为主的电商产业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强支撑作用。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传统电商产业层级不高、粘性不强,容易陷入发展瓶颈。比如,我们的呼叫客服,规模很大,很多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换位思考,也有可能转移到外地。对此,围绕宿豫特点和电商园区未来发展,明确一个原则,就是要打造挖不走、搬不了的产业集群。对宿豫而言,发展什么,既能够有一定的基础,又能够体现优势,我们有四点考虑:一是宿豫的人力综合成本相对较低;二是宿豫的电商产业发展氛围很好,已经形成了集群效应;三是可以依托京东的龙头带动作用;四是数字经济产业日益成为转型升级的关键增量。正因为此,我们经过深入调研,把数字经济作为核心主导产业,抓住发展数字经济机遇,是宿豫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一招。
今后“干什么”,就是抓住细分产业、载体建设两个重点。
一方面,在“三大地标产业”上实现突围。直播电商(跨境电商)产业,代表电商新兴产业方向,从现有的大量客服人员中挑选培养直播人才,近三年新招引了抖音、苏豪云商等一批直播电商、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目前有企业115家,年产值7.2亿元。数据服务产业,拥有京东的京世大数据公司,并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惠普,发展软件测试和数据标注业务,目前有企业100余家,年产值238亿元。数字金融产业,依托京东的启明金融服务中心,同时通过集聚一批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有企业20余家,年产值195亿元。当前,我们组建专业数字经济招商队伍,紧盯世界500强、中字号、国字头等数字产业龙头,着力引进体量大、前景好的优质企业,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在“园区载体建设”上提档升级。产业载体上,电商园区现有的电商第一街,基本满载,无法承载新一轮发展需求。对此,通过与央企合作,建设宿迁数字经济中心,一期即将年内建成,已签约中铁四局、中铁国际、移动电信、江苏银行等20余个项目,与京东智慧城形成联动,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此外,正在建设的电商大厦也将于明年投用。生活配套上,建成玉泉山路中小学、南外仙林分校、京东互联网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二期商业综合体、学府壹号院改善型住房等项目,提升电商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此外,我们还出台了《宿豫区支持数字经济中心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宿豫人才十条2.0版》等文件,形成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政策支持的一整套数字经济发展“组合拳”,为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尹者刚
谢谢徐区长,下一个问题。
记者二
徐区长我是宿迁广播的记者。宿豫拥有宿迁唯一的国家高新区,请问,宿豫将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这一平台载体优势,推动改革创新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谢谢。
徐 源
好的,这个问题请宿豫区委常委、宿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光良同志回答。
徐光良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宿豫围绕推动高新区新一轮发展,充分把握政策、区位、交通等各种机遇,努力打造全市乃至苏北的创新驱动发展高地。高新区重点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培育上市企业6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潜在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14家,均为全市最多。下一步,高新区将以项目引建育为抓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主责主业,加快项目引建和培育。坚定不移抓招商。积极应对新形势,科学探索招商引资新办法,充分利用现有储能、光伏、港口、龙头企业等资源,打造招商新优势,不断吸引新项目落户。坚定